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人物 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记录139条 . 查询时间(2.058 秒)
程然,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副教授、博导。本科及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工程系。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逻辑器件以及量子计算及低温电路的模型及可靠性研究。她在新型器件集成以及新型电路测试表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创新性的研制了应变层(liner stressor)集成的极细锗纳米线晶体管技术,可极大提高了集成电路的性能,并被半导体芯片领域权威网站报道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此...
汪涛,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器件建模与仿真,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DTCO or IDM模式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纳米电子学。浙江大学“紫金计划”海外引进人才,微纳电子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新加坡Global Foundries半导体有限公司(世界第二晶圆代工厂) 45纳米研发工程师等。奖励荣誉:2020,校级优秀工作者;2020,优秀德育导师;2018,浙江大学校级...
吴汉明,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长期工作在我国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并做出突出贡献。主持、参加了包括国家重大专项在内的0.13微米至14纳米七代芯片大生产工艺技术研发,攻克了包括刻蚀等一系列关键工艺难点,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小至3至5年。用理论模型支持我国首台大生产等离子体刻蚀机研发。创建了设计IP核技术公共平台,支持芯片制造产业链协同发展。建立的非平衡低温等离子体混合模型/整体模型作为...
汤涌,男,1959年9月出生,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现任电网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主编,《电网技术》副主编,《CSEE JPES》等期刊编委;CSEE会士,IEEE高级会员,CIGRE会员;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
蒋宏杰,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member,深圳孔雀计划C类人才,深圳深龙英才C类人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柔性微机电系统、柔性机器人、微米和纳米加工技术、打印电子电路、片上实验室在智能医疗健康中的应用。
孙志国,男,1977年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认知通信与电子战团队,负责人。通信与侦察技术,天津七一二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校企联合实验室,主任。高精度卫星导航与海洋应用,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撰写教材2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研究领域:认知通信与电子战。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基...
林云,男,198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船舶通信与信息技术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智能无线电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与挖掘、软件和认知无线电、信息安全与对抗、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参与研发了国内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无线电通用开发平台,在软件无线电架构、通信对抗和评估、智能信号分析、智能决策方法和无线频谱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康维新,男,1963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造船学会高级会员,黑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和省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公安部安防技术专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研究方向:1.电子系统与装备健康管理技术;2.无线传感网络与物联网技术;3.无损探测技术。先后承担的科研项目16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编写教材7部。发...
窦峥,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黑龙江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先进船舶通信与信息技术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国防通信科技委委员,工信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工程》、宇航学会《航天电子对抗》编委、军事科学院首批兼职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研究重点...
任堃,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博士后。现任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特聘研究员。近5年一直致力于相变材料的开发、优化、以及相变机理研究。目前从事55 nm 低功耗CMOS成套工艺开发。迄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Nanoscale,Applied Physics Letters,Scripta Materialia,Journal of ...
冯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光电智能感知技术。主讲课程: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基础;机械工程测试基础。获奖:光纤智能金属结构钎焊制造方法及其传感性能,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 一等奖,2013年 (排名第3);光纤保护增敏及向金属构件中的嵌入工艺和传感机理,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2011年(排名第2)。
魏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功率器件、功率电子学。主要研究领域当今社会迎来了新一轮的电气化浪潮,电动汽车、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家居、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发展,有望在未来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形态。这些新型电子电气设备的出现对电源管理系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半导体功率器件是电子电气设备中对电能进行管理与控制的核心元器件,功率器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源管理、电机控制、电力传输等系统...
马宇飞,2020年加入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和人工智能研究院,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集成电路设计、FPGA硬件加速、人工智能芯片架构。在计算机硬件、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相应算法同步优化等领域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深度学习算法的高效硬件部署和加速方面。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 TCAD、TVLSI、JETCAS等集成电路设计和自动化领域的一流学术期刊,以及IEEE/ACM IC...
刘力锋,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阻变存储材料与器件、类脑神经形态材料与器件。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论文累计他引1000余次,获得30余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4项美国授权专利。主持国家重大专项02专项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项目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
廖怀林,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开展射频射频/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目前研究的方向包括: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极低功耗射频电路与系统、CMOS毫米波/太赫兹集成电路技术、柔性可穿戴医疗电子系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