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 电机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人物 电机学相关记录111条 . 查询时间(3.222 秒)
马磊,男,出生年月:1972/04/04,籍贯:贵州贵阳,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导师马,教授,2006.02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 电气工程 工学博士;1996.06 西南交通大学 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专业 工学硕士;1993.06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专业 工学学士。科研方向:机电系统鲁棒与自适应控制、机器人控制、网络化控制、多机器人/多智能体系统、医疗机器人。
田德,男,汉族, 1958 年 8 月出生,吉林松原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2 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来我校机电工程学院任教。 1985 年至 1986 年被学校选派赴日本明星大学留学进修。 1986 年至 1992 年在日本明星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博士学 位。1992 年至 1993 年在日本明星大学电气工程学科从事研究工作。 2000 年至...
诸自强教授,男,1962年出生于浙江慈溪,是永磁无刷电机、驱动与控制方面公认的专家。在电机,电力电子及控制领域均有出色的研究成果,出版学术专著3部,共发表过学术论文260篇。截至2004年5月,SCI收录50篇,EI收录80篇。近年来开设了电机设计、永磁电机和控制、变速电机中的噪声和振动、现代电机和驱动、电机驱动的噪声和振动等多门课程。
赵荣祥,电力电子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前主要从事电机及其控制的研究,在电气传动、同步电机交流励磁等领域有较深的研究。研究方向是电机智能控制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变频调速系统、同步电机交流励磁;感应加热成套系统; 储能系统、照明节电等。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流励磁同步电机运行稳定性研究”、国家教育部项目“便携式高频感...
汪泉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从事电磁场理论、数值计算及应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汪泉弟博士多年来从事电磁场理论、数值计算及应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作为主研人员先后参加并完成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复合材料电磁兼容问题中的应用研究”和“三维心电场逆问题数值计算与心外膜电位图的研究”等。已在发表国际一流刊物《IEEE TRANSACT...
韩力,男,汉族,重庆人,1963年1月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从事电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要讲授“电气工程导论”、“电机学”、“微特电机”、“电机电磁场”和“电机优化设计”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要从事电机与变压器现代设计、电机电磁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重庆市科委研究项目1项以及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
阮江军,男,1968年6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电气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IEEE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能质量及电磁兼容专委会委员,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场理论、电磁场数值分析、电磁兼容分析与预测,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应用棱边有限元计算三维涡流场问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进入国际三大检索8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八五、九...
李晓明,男,1955年2月出生,湖北应城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湖北省电力行业高级政策研究员。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过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八门;指导研究生70多人;主持或独立完成纵、横向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省、部级纵向课题3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
王秀和,博导,教授,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特种电机研究;电磁装置的电磁场分析;人工智能在电机中的应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等。主要学术著作:基于不等槽口宽配合的永磁电动机齿槽转矩削弱方法;改进的带二阶项配电网快速潮流算法,电工技术学报;新型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分析计算方法;基于“最优调整”控制策略的电机设计专家系统等。
李格教授。研究方向是电机电器与控制;全数字高效率电源;火电站电除尘和脱硫硝技。共发表包括IEEE Trans.论文39篇,其中第一作者22篇,SCI、EI、ISTP共收录20篇;获包括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奖项共4次,发明专利4项。先后成功完成我国第一套驱动连发电磁炮的25MW被动补偿脉冲发电机和驱动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的10MW脉冲发电机的电磁设计与实验;发展了全固态高压高速探测器并投入应用...
姚若萍,教授。主讲课程有电磁场概论,电磁场与电磁波,机电能量转换;工程电磁场;现代电机理论与设计。主要科研方向为大型发电机的理论、运行与监测,特种电机及其控制,电机内部物理场的数值分析等。长期从事电机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市学术成果奖等,专著“电机电磁场理论与计算”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和重要会议发表论...
朱恂,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重庆电机工程学会会员、重庆市制冷学会会员、重庆环境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燃料电池技术与工程应用;环境治理中的关键热物理问题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国际检索机构SCI收录4篇、EI收录13篇、ISTP收录7篇。
袁世鹰,男,1940年出生于重庆市,现任河南理工大学直线电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省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专委会副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二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教材7部,译著1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2篇,其中16篇被收录。
郑长良,196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线性和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损伤容限、粘弹性分析、细观力学理论和实验、工艺力学,计算断裂力学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60篇,多篇为SCI 、EI、ISTP收录,其中基于平面弹性-板弯曲有限元理论的研究获2002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唐任远,生于1931年6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永磁电机,电磁场理论与分析。出版专、译著8部,论文207篇,专著《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已在国外译成英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省部级一、二等奖共10项,8项排名第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