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计算机网络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国际动态 计算机网络相关记录137条 . 查询时间(3.235 秒)
新华网2006年12月26日报道 彻底告别一团乱麻似的缆线,在家中轻松收看网络视频和网络电视,这在美国已成为现实。位于美国加州的Ruckus公司首席执行官塞利娜•罗说,该公司开发的路由器能使人们在家中更加有效地高速无线上网,随意观看对稳定性和下载速度要求较高的视频,并从此摆脱在门缝里、桌子下绕来绕去的缆线。
美国IBM公司2006年12月15日宣布,该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可以帮助药品分销商、生产商和零售商阻止假药流入市场的新技术。该新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它在每一种药品的包装上“植入”一种包含该药品唯一身份的信息,从而使其很容易被识别和追踪。
日本总务省日前表示,将于2007年1月开始把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容量扩大至现在的4倍。据了解,伴随着无线上网场所的不断增多和扩大,日本无线上网用户急剧增加。目前,日本企业和个人的无线上网用户共有500万到600万。此次政府大幅拓宽无线局域网容量,一方面是为了给老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无线上网的进一步普及。
信息时报2006年10月18日报道 近日美国圣路易斯一批神经学专家,成功研制出可用脑电波控制的游戏。这个游戏名为《太空侵略者》,原理是通过一个透过神经感应电极,接收人类脑电波并连接平面游戏。一名患有癫痫症的14岁少年率先试玩,不用动手也可以玩游戏。
科技日报2005年9月25日报道,新近公布的涉及众多技术专家和未来学家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他们几乎一致认为,人类社会在2020年时,全球绝大多数人将享受到廉价的互联网服务,但是同时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所带来的影响却存在着不同意见。
新华社2005年9月25日报道,计算机安全软件商赛门铁克公司调查认为,网络犯罪正在瞄准家庭电脑用户,因为这些电脑最容易受到攻击。报道说,现在的欺诈邮件设计也越来越有欺骗性。网络罪犯最常使用的手法,是用设了陷阱的电子邮件诱使人们交出银行交易资料。欺诈邮件的背后是有组织的犯罪团伙,他们现在把目标对准了最没有防范性的家庭电脑使用者。
据《印度教徒报》2006年9月25日报道,为了让更多的农村人能使用互联网,印度政府计划到2008年3月在全国农村地区建立10万个宽带“公共服务中心”。这一计划将使印度全国60万个村的农民受益。 这项计划将需要投资574.2亿卢比(约合12.5亿美元),其中印度中央政府出资85.6亿卢比,印度各邦政府出资79.3亿卢比,其余的409.3亿卢比由私营企业出资。
科技日报2006年9月25日报道,由日本经济产业省牵头,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参与的合作项目“信息大航海计划”不久前正式启动,准备用3年时间开发出下一代互联网搜索引擎,挑战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市场霸主地位。日本《每日新闻》日前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这一计划将经历“艰险征程”。
第一届欧中网格会议2006年9月19日在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落下帷幕,来自中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的专家学者讨论了如何通过开展欧中网格项目,使网格技术成为科学信息化和其他领域中开展国际合作的主要工具等议题。
美国微软公司计划于2006年9月12日正式推出经过更新和重新命名的因特网搜索引擎“LIVE搜索”,以与搜索引擎市场的领先者雅虎和谷歌进行竞争。“LIVE搜索”是微软目前使用的MSN搜索引擎的下一代产品,它改善了搜索引擎的排序方式,同时给使用者搜索和查看图片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微软公司还将同时在美国和英国推出本土化的搜索引擎,为这两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更为详尽的图片服务。
美国华盛顿技术网2006年9月1日报道 BAE系统公司从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获取4700万美元,开发基于网络的监视与目标定位系统,用于快速识别战场目标以及其他可能各种对作战人员存在的潜在威胁。全球网络中心监视与目标定位系统(GunCoast),将使用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从各种情报传感器中收集实时数据,并处理成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军方和情报界人员。
2006年8月15日,柏林--欧洲影音协会(EISA)向索尼欧洲颁发了五项产品类别大奖,突出表现了从消费产品设计到基于网络的流媒体产品等诸多领域的数码时代设计理念。其中,索尼Handycam HDV HDR-HC3E获得欧洲高清数码摄像机奖。
新华社2006年8月2日报道,人们在浏览网页时一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网页收藏,却不能在网页上标注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美国一家网络技术公司最近开发出一项新技术,可使用户浏览网页时就像看书一样,标注出网页上的有用内容,并对网页内容发表评论。
日本全国地震预警系统2006年8月1日投入使用,这将有助于相关部门在地震波到达前采取紧急防御措施,如关闭发电站、停运新干线等,这一预警系统探测到地震最初的微震时会向铁路、建筑、电力、医疗等部门即时发出警报。日本现阶段有34家企业和团体签署协议加入预警系统,能在地震波到达前10至30秒收到地震警报。
中国、俄罗斯和蒙古科学家计划在一年内初步建立东北亚地区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三国科学家将利用这一平台实现相关数据和科研能力的共享,并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按照中方2006年7月20日和22日分别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和布里亚特科学中心达成的协议,俄方已正式加入了这一项目。建立东北亚地区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是由中科院倡议并发起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与外国科学家合作建立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