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科学 2017相关记录55条 . 查询时间(0.217 秒)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召开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了中国科技论文整体情况及相关统计报告。在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中,我校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昭平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发表的学术论文《Ultrastrong steel via minimal lattice misfit and high-density nanoprecipitation》,入选2017年中国百篇最...
2018年10月24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长沙召开全国有色金属科技创新大会,会上表彰了2017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我校共有6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秦明礼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导热氮化铝精密成形技术及应用(发明)”,何安瑞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宽幅铝板带热连轧成套控制系统和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杨珏副教授主持完成的“交流电传动矿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以...
2018年9月26日下午,2017年“江苏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南京举行,副省长郭元强为来自10个国家的20位获奖外国专家颁奖并讲话。我校材料学院/格莱特研究院哈罗德·富克斯教授获此殊荣。“江苏友谊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富克斯教授在江苏期间,不辞辛苦,努力工作,赢得了中国同事们的赞赏和尊敬,创造了出色的成绩,促进了江苏和德国的合作和友谊。”据悉,“江苏友谊奖”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为了感谢和表彰外国专家在服...
近日,“与创新同行”论坛暨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盛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我校化学系孔彪研究员因提出超组装框架界面材料新策略用于光电能源存储及生物医学等领域荣获“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特别奖-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教育部近日印发了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我校共有10位学者入选。截至目前,我校共有长江学者116人,总数居全国高校第7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自1998年启动实施,是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计划,其中特聘教授每年遴选150名左右,讲座教授每年遴选50名左右,青年学者每年遴选200名左右。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我校共5位教授入选。材料学院詹梅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沈春华教授、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教授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机电学院万敏教授入选“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目前,我校共有“长江学者”37人。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吉林大学共有7人入选。其中,法学院房绍坤、通信工程学院孙晓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慧远3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名单;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Junmin Wang、化学学院史晓东、物理学院王旭东3人入选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名单;哲学社会学院白刚入选“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名单。“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于1998年设立的专项高层次...
2018年5月18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名单。我校5人入选,其中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学者1人。我校此次入选的2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分别为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胡少伟(东部到西部),所聘岗位为结构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蒋斌,所聘岗位为有色金属冶金。2位讲座教授分别为土木工程学院教授Brian Uy,所聘岗位为结构工程;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彦利,所聘岗位为生物...
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关于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全部授奖项目为319项。重庆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获得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完成的1项成果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8年3月23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友谊会堂隆重举行,表彰为上海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校获奖代表、科研处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在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奖中,我校牵头或主要参与的8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其中,副校长陈南梁领衔的“高性能卫星大型可展开柔性天线金属网材料经编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副校长...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授奖项目结果。四川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商学院徐泽水教授、廖虎昌副研究员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复杂信息融合理论与决策方法研究”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川大学作为参与单位的“高性能工程复合材料基础部件优质高效成形装备研发及产业化”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川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张立实教授等为主要完成人的“TK基因突变...
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日前揭晓,吉林大学有4项科技成果获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1项;作为参加单位获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宏伟教授团队完成的“复合载荷模式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原理与关键技术”项目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贾洪雷教授团队完成的“北方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关...
日前,由我所韩克利研究员团队和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孙庆福研究员团队合作研究的稀土发光超分子多面体配位自组装研究成果被评为“2017年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该成果主要是对稀土发光超分子多面体配位自组装分子的结构设计、发光机理及其传感应用研究,该研究团队利用自行研制的泵浦-探测飞秒瞬态吸收光谱仪器,观察到该自组装分子明显的激发态电荷转移态,测量得到局域激发态和电荷转移态的激发态寿命,证实了激发态的电荷转移...
2018年2月5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智林杰研究员负责申报的项目“石墨烯/锡化物复合电极材料的维度匹配性研究”荣获三等奖,获奖人员包括:智林杰、罗彬、王斌、李祥龙、梁明会、方岩。这是纳米中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连续第三个年度获奖。该获奖项目围绕石墨烯/锡化物复合电极材料,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项目在国际上率先提...
2018年2月5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议。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市政府批准,决定对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蔡奇、陈吉宁等领导向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颁奖。2017年度共有195项科技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