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工程相关记录101条 . 查询时间(2.741 秒)
镁金属负极具有成本低,体积比容量高(3833 mA h cm-3),不易生长枝晶,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等优势。然而,由于镁离子较低的还原电势(-2.37 V vs. SHE),会使得大部分溶剂(除去醚类试剂)、部分镁电解质盐阴离子等在其表面还原分解,并形成一层并不能传导镁离子的钝化层。此外,来自溶剂或反应物中的杂质(例如微量的水、二氧化碳等)会降低电解液的反应活性以及加重镁负极的钝化, 因此,设计...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由于采用了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符合未来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方向。而要实现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关键就是要找到一种同时具有成本低,电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好,电压窗口宽等优点的固态锂离子电解质材料。在各种各样的电解质材料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导...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CO2转化成可利用的化学能源的“负碳”技术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电催化还原CO2技术是通过外部电源不断的向体系提供高能的电子,进而攻击CO2,因此可以保证反应连续高效的发生。电催化可以利用再生能源作为电源,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常温、常压)将CO2转化为可被利用的化学燃料。电催化技术具有成本低、易分离、灵活性强等优点,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水系锌电池具有高安全性、环境友好、低成本等优势,直接采用锌箔作为负极材料能够提供819 mAh g-1的理论比容量,是极具应用潜力的规模化储能电池技术之一。目前,金属锌负极是制约水系可充锌电池实际应用的关键,主要表现在锌枝晶生长、严重的体积变化、析氢腐蚀反应以及由上述问题带来的电极可逆性差、循环寿命有限和库伦效率低等瓶颈。许多综述论文很好地概括了近些年来有关金属锌负极的研究进展,包括发展新型电解液...
镁金属具有成本低、还原电势低(-2.37 V vs. SHE)、理论比容量高(3833 mAh/cm3;2205 mAh/g)、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负极材料。然而,和一价锂离子不同,二价的镁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电荷密度(Mg2+ vs. Li+:120 C/mm3 vs. 54 C/mm3)。这一方面使得许多传统镁盐(如Mg(ClO4)2、Mg(OTf)2、MgCl2等)在醚类溶剂(唯一和...
手性二硼化合物在有机合成、材料科学以及药物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分子中的两个碳硼键可以转化成各种官能团。近些年来,诸如双硼化反应、偶联反应、双硼氢化反应和同系化反应等方法已经被应用于手性谐二硼化合物、手性1,2-二硼化合物、手性1,3-二硼化合物和手性1,4-二硼化合物的合成。然而,目前对于高对映选择性的手性1,5-二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尚未见报道(图1)。本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如何利用...
近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工程系易陈谊课题组采用真空热蒸发镀膜与传统溶液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高质量钙钛矿薄膜,突破了目前无甲胺铯甲脒铅卤钙钛矿(铯甲脒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记录,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焦耳》(Joule)上(影响因子41.2)。
有机硅消泡剂的优点有哪些     有机硅  消泡剂  优点  硅油       2022/5/24
硅油作为有机硅消泡剂的主要原料,它有着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得它不与水或含极性基团的物质相溶,也不与含烃基的有机物相溶。由于硅油不溶于很多物质,使得有机硅消泡剂既可以应用于水体系也可以用于油体系进行消泡。有机硅消泡剂是一种白色粘稠的乳液有机硅消泡剂是含硅表面活性剂作为有机硅化合物中的一族,其应用领域也十分广阔,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有机硅消泡剂在化工、造纸、涂料、食品、纺织、制药等工业部门的生产过...
无论是国产消泡剂还是进口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在众多消泡剂“独占鳌头”,不过是在消泡性能,还是抑泡效果上,都有有机硅消泡剂的一番地位,目前有机硅消泡剂就是应用比较广的一类。而进口BYK消泡剂有机硅类居多。
光敏剂分子的双重激发态结合了两个光子能量,可突破单个光子的能量限制,已被广泛研究证明其具有极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这使得如脱卤反应、伯奇还原以及芳烃氧化等许多高需能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室温、可见光激发)成为可能。苝酰二亚胺型(PDI)光敏剂是最早发现也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具有连续可见光激发电子转移性质的一类光敏剂。然而前期的超快吸收光谱动力学研究表明,尽管2(PDI?–)*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但其寿命只有约...
2022年5月13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立项的通知。高分子科学系和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上海市聚合物分子工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被列入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计划。
近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魏飞团队在亚纳米尺度下原位研究分子吸附扩散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采用皮米电镜原位成像策略,实现了分子筛中小分子吸脱附行为和分子筛骨架结构动态演变的原位实时观测,首次发现了刚性分子筛的亚单胞拓扑柔性结构特点,揭示了分子扩散突破孔径限制的微观机制,丰富了对分子筛择形催化与限域效应的理解。
清洁电能储存和转化是实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其中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电还原分别是实现工业化廉价制氢气和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高附加值碳产物的重要技术。这两种技术的阳极反应--析氧反应(OER)动力学及其缓慢,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因此寻找价格低廉、储量丰富且催化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或者OER的替代反应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接下来,我们要分享的是张波课题组近期在该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
镁/海水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兼阴极反应物,无需额外携带电解质,因而电池比能量高、海洋适应性好。近年来,姜鲁华团队围绕阴极海水还原反应动力学慢、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差等科学技术挑战,开发了系列高活性高稳定性非贵金属催化剂,镁/海水电池性能和稳定性大幅提升。(相关进展详见: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22, 14, 10246;Journal of Power Source...
聚烯烃材料具有性价比高、力学性能好、热性能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现已成为最大类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催化剂是化学工业的灵魂,对聚烯烃工业更是如此。开发新型的聚烯烃催化剂,能够不断地推动新的聚合工艺的变革,以及合成高性能聚烯烃树脂新材料。青岛科技大学李志波/刘绍峰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聚烯烃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开发了多类高效金属催化剂(Organometallics2021,4...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