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天文光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文光学相关记录184条 . 查询时间(4.153 秒)
2010年3月23日晚,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领导一行专程前往南京禄口机场迎接刚刚结束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之旅凯旋归来的胡中文副研究员。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中国天文学会在全国范围内共同组织的2009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评选结果已揭晓,南京天光所四项成果喜获入选。它们分别是:南京天光所主要承担完成的“LAMOST项目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南京天光所承担完成的“太阳系外行星探测关键技术—高对比度星冕仪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南京天光所主要参与完成的“南极内陆自动天文观测站破纪录全年运行,获得海量观测数据”和“近地天体望远镜系...
2009年12月16日,由项目经理Gary Sanders、首席科学家Jerry Nelson、望远镜负责人Larry Stepp和仪器负责人Luc Simard组成的美国30米极大望远镜项目TMT(Thirty Meter Telescope)代表团在国家天文台薛随建处长陪同下来南京天光所访问。TMT代表团此行目的是就中国加入TMT项目及可参与的工作展开探讨。崔向群所长和朱永田副所长接待了TMT...
近期,南京天光所与南京汇兴博业数字测控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南京汇博公司)就技术合作、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签定了框架合作协议。
2009年9月10日,南京天光所崔向群研究员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并参加了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
“目前在台湾进行的天文项目,几乎都有大陆科学家参与。”台湾著名天文学家、台湾“中央大学”陈文屏教授在此间表示,两岸天文合作前景广阔。 第三届海峡两岸天文望远镜及仪器学术研讨会2009年7月20日在浙江海宁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200多位专家济济一堂。其中有26位来自“中央大学”、“中研院”天文所、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等台湾著名院所。
巡天遥看亿千河          2009/6/6
2009年6月4日,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项目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国家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档案局、基金委、河北省、中科院等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LAMOS...
2009年4月8日,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隆重举行。苏定强院士、朱能鸿院士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国家天文台、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的多名专家,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科研基地处郑晓年处长、南京天光所所领导和各研究室主任出席了揭牌仪式和会议。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组织举办的全国范围内的一年一度的“十大天文科技进展”评选活动中,南京天光所申报的 “LAMOST胜利落成并成功通过工艺鉴定验收”和“ 极大望远镜预研中两项天文光学镜面新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入选,前者更荣登榜首。
继近日入选“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后,“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落成”再获殊荣,在2009年2月10日在京揭晓的“2008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中榜上有名。
据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今早最新报道,“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评选结果揭晓。 “光谱获取率最高望远镜(LAMOST项目)落成”成功入选。这项评选活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在院士、科技人员、科技新闻工作者推荐候选新闻的基础上,由552名两院院士共同投票评选。
2008年11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等专家一行参加完南极DOME A THZ科学会议后来南京天光所进行了参观访问。崔向群所长接待了威尔逊教授一行的来访。
2008年10月16日,漫山红叶的河北兴隆,洋溢着浓浓的喜悦。这一天,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迎来了40周年诞辰的纪念庆典,更值得高兴的是,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项目)的落成典礼同时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LAMOST工程管委会主任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士、LAMOST发起人之一苏定强院士,LAMOST国际评估专家组组长理查德·艾利斯,国家自然科学...
2008年8月1日,在新疆-甘肃-陕西一带发生的本世纪我国境内首次日全食现象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天文学工作者和天文爱好者齐聚本次日全食的最佳观测地点--新疆伊吾。南京天光所也派出观测小组赶赴伊吾,成功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观测资料。
随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运抵南极内陆并安装在最高点冰穹A的望远镜CSTAR2008年3月20日开始已不断有图像传回。这表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光所研制的4台望远镜CSTAR成功地解决了大视场、短焦深望远镜系统装调难,以及在南极极端工作环境中望远镜结霜、积雪,长途海运和内陆运输过程中的震动等技术难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