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信息技术 >>> 光通信器件与系统技术 光电成像技术 显示技术 光存储与记录 全息技术和三维成像 光计算 自适应光学 光电信息处理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信息技术相关记录644条 . 查询时间(0.316 秒)
钙钛矿薄膜中难以避免的缺陷是影响钙钛矿光伏器件效率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常溶液法制备的有机钝化层存在不完全钝化以及溶剂重构等问题,易在钙钛矿表面二次引入缺陷,从而降低钙钛矿光伏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进而限制钙钛矿光伏器件的实际应用。因此,发展新策略改善钙钛矿薄膜缺陷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2023年3月9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汾湖科技奖助学金颁奖典礼在新光电大楼C112顺利举行。江苏省汾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汾湖高新区创新合作交流会。汾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伟斌及相关领导作为嘉宾出席此次颁奖典礼,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唐江、党委副书记李玲、获奖学生代表及教师代表参加此次活动,典礼由院党委副书记李玲主持。
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形成如染色质环(Chromatin loops)、拓扑关联结构域(TADs)、活性/非活性染色质区室(A/B compartments)和染色体域(Chromosome territories)。这些结构对于基因组稳定性的维持、基因表达的精准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影响细胞命运决定和表型建立。经典的基因组三维结构主要是通过染色体构象捕获(3C)及...
人脑包含百亿级神经元和百万亿级的神经突触,其结构和功能上极其复杂精密的连接和相互作用,是意识和思想涌现的物质基础。研制用于解析脑连接图谱和功能动态图谱的研究工具是各国脑科学计划的一个核心方向。2023年2月24日,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研究团队在《自然-方法》杂志在线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一款重量仅为2.17克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能直接透过大脑皮层和胼胝体,首次实现对自由行为中小鼠的大脑全皮层和...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陈更新团队在热带南印度洋环流三维水体交换上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和Deep-Sea Research Part I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成功研发国内首台高清晰磁共振兼容人脑PET功能成像仪器(命名为“SIAT bPET”),实现了我国在高端磁兼容脑PET成像仪器研发方面零的突破。
2023年2月9日,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探测卫星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EMI-NL)通过正样设计评审,评审会由总体单位航天八院卫星项目办组织。此前,同样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承研的云和气溶胶成像仪(CAPC)正样产品已经交付总体。
2023年2月8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所喻学锋、刘延亮团队,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Nano Research在线发表研究论文“CsPbBr3-DMSO merged perovskite micro-bricks for efficient X-ray detection”。该成果聚焦钙钛矿直接型X射线探测器中全无机钙钛矿厚光敏层制备困难的科学问题,首次合成了性能比肩单晶的高质...
2023年1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李培宁教授课题组在《中国激光》出版的“纳米光子材料”专题中以封底论文形式发表了题为《有机纳米材料光电子轨道断层成像技术》的研究技术综述,系统论述了光电子轨道断层成像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并介绍了结合超快激光等相关实验技术的最新进展。
2023年2月2日,中科院广州分院系统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国内首台高清晰磁共振兼容人脑PET功能成像仪器(命名为“SIAT bPET”),实现了我国在高端磁兼容脑PET成像仪器研发方面零的突破。
2023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炜研究员团队在i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Rapid and label-free histological imaging of unprocessed surgical tissues via Dark-field Reflectance Ultraviolet Microscopy”的文章,报道了一种可用于术中病理评估的快速病理组织成像方...
2022年,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号召,大力倡导有组织科研,由学院牵头申报的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立项,分别为李孝峰教授牵头的“光伏器件与组件特性仿真的基础研究”项目(立项经费1000万元)和陈煜教授牵头的“虚拟融合真3D显示机理与关键材料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立项经费300万元)。此外,学院王钦华教授获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立项经费432万元),陈煜教授...
国内外航天工程实践发现,1000km以上接近2000km—高高度低地球轨道(HLEO)等近地空间区域以地球辐射带质子环境为主,质子具有电离和非电离两种方式,可通过位移损伤效应(DDD,Displacement Damage Dose)和总剂量效应(TID,Total Ionizing Dose)作用导致航天器在轨异常和故障,并主要表现为星用电子器件/部件性能衰退导致电路失效,如欧洲的伽利略木星探测...
北京时间2023年1月15日11时14分,我国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齐鲁二号卫星。上海技物所承担研制高分辨率光学相机随星升空,后续将按既定计划开展工作。相机具有可见光大幅宽0.7米多光谱成像和热红外14米高灵敏度成像等功能,可实现对地高分辨率全天时敏捷成像及高清视频观测等重要应用。
2023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超高速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Terabit FSO communication based on a soliton microcomb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Photonics Research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