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0条 . 查询时间(1.891 秒)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仿生手性超分子水凝胶材料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论文两篇,其中一篇成为该期刊的封面文章。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东方学者和浦江人才计划等资助。两篇文章第一作者为刘国锋博士,通讯作者为材料学院冯传良教授。
2016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出席大会并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2015年度共评出吉林省自然科学奖44项,吉林省技术发明奖1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25项,并授予吉林大学任露泉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洪杰院士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
2015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新当选的院士名单,共61人当选,平均年龄53.9岁。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杰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形貌和尺寸可控的新型无机材料,它兼具了介孔材料和二氧化硅材料的双重特性,在催化、分离、生物医学、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一种常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所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介孔孔径难以超过4nm。然而,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如蛋白质运输等方面,只有当介孔尺寸大于10nm时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15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教技厅函[2015]88号),决定对64个建设效果显著、发展潜力大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给予滚动支持,武汉理工大学战略科学家、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宝连教授领衔的 “具有生命功能的仿生复合材料” 研究团队入选,资助期限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
近年来,随着工业含油废水的排放和漏油事件的频繁发生,油水分离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由于其较大的孔体积、较好的柔韧性且廉价易得,多孔材料,如海绵、织物和金属丝网是油水分离的理想材料。然而,这些材料吸油的同时也吸水。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人员通过化学气相沉积、静电纺丝法、压膜法、相分离等方法改变材料表面结构和成分,从而赋予多孔材料水、油相反的润湿性能。但是,这些技术均存在一定缺陷,如制备过程复杂费力、...
2014年5月28日,国际著名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2013年影响因子14.829)刊登了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赫晓东教授团队在多功能多尺度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研究成果《碳纳米管海绵原位化学切割制备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由博士生彭庆宇在赫晓东教授和李宜彬教授共同指导下完成。这一工作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的支持。
2014年1月9日, 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对北京航天方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承担的“复合材料军用包装箱研制及应用”课题进行了验收。为满足航天军工产品及测试设备在复杂运输条件、恶劣多变环境中准确高效的使用要求,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承担单位利用多年积累的航天复合材料技术,研制开发了基本型、高密封型、电磁隐身型、防电磁辐射型、智能型5种包装箱产品。与传统包装箱相比,5种产品功能可以根据需要...
由于在相关领域取得了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室唐芳琼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受邀撰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综述。近日,这篇题为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synthesis, biocompatibility, and drug delivery的文章,发表在新一期的《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
石墨烯赋予聚合物材料优异的导电性,制备聚合物/石墨烯导电塑料是近年来聚合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有效地提升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有效地使石墨烯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是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不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石墨烯在大多数聚合物体系中表现出较差的分散性。
根据《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经各全国学会、各省区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评选推荐,公众投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科协常委会批准,决定授予马伟明等10名同志“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王玉泽等40名同志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授予王恩哥等977名同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应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邀请,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耿建新博士于11月4日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有机杂化碳纳米材料”的学术报告。
日前,在国际纳米科学委员会的选举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研究员当选为主席。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兴未艾。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具备的 特殊性能使其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往往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高分子与纳米粒子的界面作用。因此,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对设计和制备高分 子纳米复合材料,以及提升复合材料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固体物理所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发展研究中心(第六研究室)的部分科研人员一直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