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相关记录256条 . 查询时间(2.399 秒)
热致水凝胶化的聚乙二醇(PEG)/聚酯共聚物已经广泛研究用于药物递送、三维细胞培养及组织修复等领域。其性能可通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聚酯组成和序列、嵌段比例以及拓扑形貌等加以设计和改变。然而,目前关于聚酯侧基对该类体系宏观凝胶化行为影响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由玄武岩矿石为原料,通过熔融拉丝工艺制备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因具有无毒、力学性能优异、耐腐蚀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制备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FRP)并被用于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在 FRP中,纤维表面与基体之间形成的区域称之为界面,其主要作用是将外界负载通过界面由高分子基体传递至纤维,从而使FRP的宏观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界面的结构和性质对于应力传递过程尤为重要,而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界...
茶叶拥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茶叶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对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茶多糖(TPSA)倍加关注。茶多糖是一类含有半乳糖醛酸结构的多糖,由于含羧酸基团负电荷性的茶多糖与负电荷性的小肠粘膜之间存在静电排斥作用力,因此茶多糖被小肠粘膜吸收的效率较低,影响其低生物利用度。
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赵旸课题组利用氢键诱导的可逆相变聚合物实现了在分子水平上操控声子传输,并利用该聚合物实现了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工作的热存储器,相关研究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Letters(Nano Letters, 2021, 21(9): 3843-3848)上。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研究员郭云龙和中科院院士、研究员刘云圻与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教授合作,基于优异的分子结构设计,利用线棒涂膜方法,调控聚合物分子的取向组装,制备出A4尺寸的取向组装聚合物半导体薄膜。当载流子传输方向与聚合物主链方向一致时,基于该薄膜的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空穴迁移率为5.5 cm2V–1s–1,电子迁移率为4.5 cm2V...
近日,由清华大学电机系党智敏教授主编专著《储能聚合物电介质导论》(精装,438页,ISBN:978-7-03-067591-0)由科学出版社发行。此前由党智敏教授主编英文专著《Dielectric Polymer Materials for High-Density Energy Storage》(精装,500页,ISBN: 978-0-12-813215-9)已于2018年由Elsevier旗下...
核孔膜因其孔径分布均一、孔道高度平行且贯通、孔道尺寸和密度方便可调等优点,已被应用于水处理、药物筛分、分子检测、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然而,常规的化学蚀刻方法难以获得具有较小孔径(小于4纳米)的核孔膜,使其在离子分离和精准过滤方面受到严重限制。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采用重离子辐照技术,结合紫外光敏化和脉冲电场蚀刻,在PC膜中可控制备出平均孔径小于2.4—9.7埃的亚纳米孔道...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南策文院士、沈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在铁电聚合物中发现涡旋极性拓扑新物态,并展示了涡旋极性拓扑导致的空间周期性太赫兹吸收现象。该研究工作丰富并深化了极性拓扑物态的内涵和外延,为柔性铁电材料中的拓扑物态调控开辟了新范式,也为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多场激励转换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序参量在实空间中的涡旋性组装是近年来的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前沿问题,相关实验现象如磁性斯格明子、极性涡旋、极性...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陈一鸣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译名《先进材料》,影响因子27.398),在线发表了题为 “Recent Progress on Nanocellulose Aerogels: Preparation, Modification, Composite Fabrication, Applications”的综...
为在全校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精准培育和重点支持科研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后备人才,学校设立“优秀科研人才奖”,其中分设“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以奖励治学严谨,学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学术成果在同行中有较大影响的后备人才。“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每年评选一次,每年奖励不超过10人。按照《四川大学理工医科学研究奖励办法(试行)》(川大科技〔2020〕35号)要求,近期我校...
南京大学光热调控中心研制出一款新材料,利用辐射制冷原理,能够实现低于环境温度5摄氏度至7摄氏度的制冷效果。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据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硕士生李朵介绍,新材料学名“聚合物纳米纤维(es-PEO)薄膜”,研究团队通过微观层面的分级设计,让材料能够高效地反射阳光,并通过辐射散热。
爆炸物的检测对反恐,保卫家园,保护人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反恐形式的日益严峻,开发直接、高效的检测爆炸物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通过受过训练的犬或是现代分析仪器。这些方法的检测是灵敏和准确的,但是有高成本和携带不便不足。而光学传感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划算的,便携的途径。光学传感是依赖于荧光/磷光信号变化提供的一种有效、便携式检测爆炸物的方法。目前有许多类型的光学传感器,如荧光共轭...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发展出一种高室温离子电导率的光聚合凝胶准固态电解质,其表现出优异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宽电化学窗口和出色的柔韧性,并以此构筑出高比能、高倍率、长循环性能的钠金属电池。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的马骧教授团队基于前期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基础,将动态共价化学与有机室温磷光聚合物材料相结合,通过可逆Diels-Alder反应,将热可逆的动态共价键引入发光基团,构建了发光可调控的智能纯有机室温磷光聚合物材料。该成果近期以“Emission-Tunable Amorphous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t Po...
近日,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博士研究生张明玥的研究论文“Redox Poly-Counterion Doped Conducting Polymers for Pseudo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化学系刘晓霞教授和宋禹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在TEM测试方面提供了关键测试数据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