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人工晶体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工晶体相关记录94条 . 查询时间(4.433 秒)
2019年5月27日上午1,德国巴斯夫黎学润博士应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材系邀请,在重庆大学B区材料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学术讲座,与建材系师生进行交流。讲座开始前,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建材系王冲老师对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及举办讲座的目的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本次讲座邀请的嘉宾和到场师生表示感谢。 希望通过此次讲座,大家能够互相交流、有所收获。本次讲座以“X-ray powder diffracti...
2019年5月15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其春教授应邀访问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作了题为“Towards Emerging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Organic Cocrystal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陶绪堂教授主持,来自晶体所、物理学院、化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议。报告中,张其春教授首先对课题组近期亮点研究论文进行了...
应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人工晶体研究中心激光与光学晶体研究课题组武安华研究员的邀请,荷兰拉德堡德大学Alexey Kimel教授于2019年3月31-4月1日访问了上海硅酸盐所。4月1日,Alexey Kimel教授作了“Femtosecond opto-magnetism: cold writing at the edge of time”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介绍了超快光磁存储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器件团队在三维拓扑声子晶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具有节线构型的声子晶体,清晰地观测到声学节线体色散和相应的鼓膜表面态。声学节线拓扑材料的实现,有望促进拓扑物理在声学器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Nodal rings and drumhead surface states in phononic crystals”于4月16日在线发表在Natur...
近日,由柔性电子研究院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和刘小钢教授带领团队在有机长余辉发光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他们首次实现了单一有机晶体材料下的多彩长余辉发光,同时展现了该类材料在多彩显示、防伪以及可视化紫外光精准探测等领域的应用潜力,相关成果于4月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上。长余辉发光是指发光材料撤去激发光源后,仍能持续发光数秒至数...
2019年3月30日,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上海市委副书记尹弘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领导沙海林、彭沉雷、徐逸波,全国青联副主席杨扬出席大会,团市委书记王宇代表各群众团体致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主任苏良碧研究员,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宣勇研究员参加会议。新一届上海市青联委员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
2019年3月21日,应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陶绪堂教授的邀请,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教授、材料专家Mercouri. G. Kanatzidis教授访问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作了题为“Amazing 2D and 3D hollow halide perovskites——poor man's high performance semiconductor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陶绪堂教授主持...
近日,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冯晶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Facile Synthesis of Ag2Te Nanowires and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Ag2Te Polycrystals Sinte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的晶体学旗舰刊物《CrystEngComm》期刊上(CrystEn...
近日,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ICQMS)、理学院物理系任伟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IF=8.709)上发表题为《Bio-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Glycine Crystals》的封面文章(DOI: 10.1021/acs.jpclett.8b03837)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近日,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教授团队在有机共晶生长领域的取得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微距升华法生长共晶与形貌调控(1D versus 2D cocrystals growth via microspacing in-air sublimation)”(DOI: 10.1038/s41467-019-08712-1)为题,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研...
日前,中科院力学所、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的团队在晶体材料中的基本缺陷——螺位错在变形过程中的超声速现象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面心立方晶体材料中的螺位错不仅能超声速,并能稳定地以声速运动。相关结果以"Supersonic Screw Dislocation Gliding at the Shear Wave Speed"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潘世烈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硼酸盐基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该研究团队在设计合成新型紫外光学晶体材料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研究,通过大量实验,合成出具有新颖结构特点的硼酸盐Li4Na2CsB7O14。该结构基本单元为首次报道的[B14O28]14-基团,并含有共边连接的BO4基元,是第二例在常压下制备出的具有稳定BO4共边连接构...
衣服手套可以监测体征,智能手机可以叠成小块、平板电脑可以卷进口袋.....近日,天津大学李荣金、胡文平教授团队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领域取得突破,国际首次实现“二维有机单晶可控制备”技术,研制出新型高性能有机晶体管材料,这意味着“薄如蝉翼、温柔体贴”的可穿戴电子设备距离我们不再遥远。柔性电子设备是指在一定形变(弯曲、折叠、扭转、压缩或拉伸)条件下仍可工作的电子设备,被认为是“未来电子设备的发展潮流”,...
基于长期工作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吴立明课题组,陈玲课题组采用固相合成方法获得新颖Ba2NaClP2O7晶体材料,为首例能实现相位匹配的钡钛硅石(Ba2TiOSi2O7)结构。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质:透明域达到深紫外区,吸收边小于176 nm;较大的二阶倍频效应,约为KDP的0.9–1.3倍;大的激光损伤阈值,约为KDP的1.4倍。更有趣的是,钡钛硅石结构材料通常为典型的小双折射率...
2018年9月,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教授课题组在碲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Rational Design of a LiNbO3-like Nonlinear Optical Crystal, Li2ZrTeO6, with High Laser-Damage Threshold and Wide Mid-IR Transparency Window“(...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