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陶瓷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陶瓷学相关记录178条 . 查询时间(2.228 秒)
A2B2O7型高熵陶瓷组分具有可调空间大、氧空位浓度高等特性,在新型热防护涂层用陶瓷材料中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该类型高熵陶瓷可分别或同时在A位和B位两个位点进行高熵化组分调控,使其晶胞中存在严重晶格畸变,表现出较高的质量无序度、离子尺寸无序度和电荷无序度。这些特殊效应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综合性能,使其展现出优异的耐熔盐腐蚀性能、高温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等。
A2B2O7型高熵陶瓷组分具有可调空间大、氧空位浓度高等特性,在新型热防护涂层用陶瓷材料中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该类型高熵陶瓷可分别或同时在A位和B位两个位点进行高熵化组分调控,使其晶胞中存在严重晶格畸变,表现出较高的质量无序度、离子尺寸无序度和电荷无序度,这些特殊效应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综合性能,使其展现出优异的耐熔盐腐蚀性能、高温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等。
A2B2O7型高熵陶瓷组分具有可调空间大、氧空位浓度高等特性,在新型热防护涂层用陶瓷材料中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该类型高熵陶瓷可分别或同时在A位和B位两个位点进行高熵化组分调控,使其晶胞中存在严重晶格畸变,表现出较高的质量无序度、离子尺寸无序度和电荷无序度,这些特殊效应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综合性能,使其展现出优异的耐熔盐腐蚀性能、高温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等。
2023年3月26日,材冶学院主办了第二期“智汇材冶论坛”系列学术报告活动,邀请校内张琦博士和梁智鹏博士分享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研经验,各专业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活动。
2023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红外光学材料研究中心在3D打印(增材制造)红外透明陶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工作首次通过材料挤压(MEX)实现了3D打印红外透明的3Y-TZP(3 mol%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陶瓷,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红外透明陶瓷,突破了传统陶瓷成型工艺的限制,相关研究成果以“3D Printing of Infrared Transparent...
光致伸缩效应通常指材料在光照下产生非热形变的现象。这种效应能够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在光机电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人员已相继在半导体材料、铁电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等多种材料体系中发现光致伸缩效应。研究发现不同材料体系的光致伸缩效应的产生机理各不相同。其中,铁电材料因其较大的光致伸缩强度、较快的光致伸缩响应速率以及优异的稳定性而得到广泛研究。不过大部分块体材料的...
钛酸钡基铁电陶瓷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耐电强度和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在电力电子和脉冲功率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介质陶瓷的有效介电常数(ΔP/ΔE)和耐电强度(BDS)本征上相互制约,当前研究主要是通过降低有效介电常数,提高耐电强度或提升有效介电常数来补救储能密度的降低,制约了高功率脉冲储能器件向轻量化、小型化的发展。如何获得宽温范围内高而稳定的储能密度是高功率储能器件应用亟需解决的问题。
铋层状结构高温压电陶瓷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其典型代表钛酸铋(Bi4Ti3O12,简称BIT)是国际上482℃高温压电振动传感器用压电材料的首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领域在高温、高辐照、复杂振动等严苛环境下对关键装备的振动监测和健康管理。BIT压电陶瓷的居里温度(TC = 675℃)高,但由于其晶体结构决定自发极化方向受到二维限制导致压电系数偏低(d33 < 7pC/N),以及高温电阻率较低(...
压电陶瓷是一种重要的机电转换功能材料。它能够实现磁、力、电及光、热等多物理场的耦合,而被广泛应用于精密驱动、智能传感、电子通讯等领域。对于工作在谐振状态的压电器件而言,如压电变压器,微能量采集器,都需要一种同时具有高压电系数和低介电损耗的高性能压电陶瓷。然而,压电陶瓷内部的偶极子通常以介电损耗为代价来提高压电性能。因此,制备这种高性能压电陶瓷一直以来颇具挑战。
氮氧化铝(Al(64+x)/3O32-xNx通称AlON)透明陶瓷在可见和中红外波段拥有良好的透过率,且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显著优点,可应用于红外光学窗口、安防装备、深水潜望镜等领域,还有望用作电子消费品的窗口。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持续致力于AlON透明陶瓷的研究,2022年来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2022年4月5日,上海硅酸盐所王士维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 AlON透明陶瓷...
陶瓷具有硬度大、强度高和模量高等优异特性,被广泛用于能源、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然而其本征脆性却限制了其服役环境和使用寿命。受天然珍珠母“砖-泥”多级结构设计策略启发,人工结构陶瓷断裂韧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制备仿珍珠母结构的陶瓷块材技术,例如逐层叠加、磁场辅助组装、冷冻铸造、共挤出以及预制框架诱导矿化生长法等。然而,仿珍珠母结构陶瓷的韧性提升仅能达到原料陶瓷的10倍(大多数≤5...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是航空航天科技向新的飞行极限进行探索的重要领域,将对空天一体化的实现产生巨大推动作用。飞行速度的提高和机动能力的提升促使传统热防护系统观念发生改变。具有耐极高温、抗氧化烧蚀、长寿命等综合性能的高温热防护材料的研制,成为新型空天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之一。超高温陶瓷(主要指一些过渡金属的硼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具有大于3000oC的熔点、良好的导热性能和适中的热膨胀系数,将其以涂层形式...
2021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透明陶瓷研究中心、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在嘉定园区开展了2021年联合青年学术交流会。透明陶瓷研究中心王士维研究员、章健研究员、李江研究员、周国红研究员、何夕云研究员和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金平实研究员、曹逊研究员,以及相关青年科研人员、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李江主持。
2021年12月16日上午九点,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院长王洪伟教授应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邀请,在大创园立言楼二楼陶瓷艺术梦工场开展题为“中原陶瓷文化圈与中原陶瓷学”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喻仲文教授主持。艺术与设计学院多位老师参与讨论,院内学生代表聆听。
材料基因工程是材料领域的颠覆性前沿技术,将对材料研发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全面加速材料从设计到工程化应用的进程,大幅度提升新材料的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促进工程化应用(引自金属学报2020年第56卷第10期第1313页)。我院低碳化学与过程节能省重点实验室黄智恒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论文“碳化硅陶瓷微观组织层级描述子(mSHD)与性能的关联”近日被欧洲陶瓷杂志(Journal...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