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技术 >>> 通信传输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通信传输技术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1.771 秒)
2024年4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特种玻璃与光纤研究中心团队,基于多模设计的反谐振空芯光纤(anti-resonant hollow-core fiber,AR-HCF)实现了多模1064 nm高功率纳秒脉冲激光的高效传输,相关成果以“Delivery of nanosecond laser pulses by multi-mode anti-reson...
2024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联合中国电信研究院和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简称“成都超算“),基于中国电信推出的“超算快线“解决方案,在中国电信大科创装置+城域网上提供了跨域10G数据专线,完成了业界首次跨2000公里把1.6TB数据在40分钟内从客户侧传输到成都超算中心的数据快速传输验证,本次验证将提升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 利用超级计算机探索解...
物联网的传输技术正在从有源时代向无源时代迈进。今天的报告将介绍无源WiFi通讯的最新进展,无源原生WiFi传输系统,Chameleon。该系统可以利用用环境中的非受控WiFi信号作为激励源,就可以原生WiFi的无源传输。经过测试,该系统的最高吞吐率可达到1Mbps,并兼容平板、手机和各类桌面电脑,包括iOS、Android和Windows等。由于原生性和超低功耗的主要特点,该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无源传...
2023年11月30日,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此次共授奖7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1项。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共有7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作为牵头完成单位的赵海涛教授团队、邹玉龙教授团队均获得一等奖,再创该类科技奖项历史新突破。
南京邮电大学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王琴教授团队近期在高性能量子密码系统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提出更实用的双场协议的源端安全性刻画方法,实现传输效率最高的双场实验,提出更高效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方案,以及实现当前最远传输距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2023年11月1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浙政发〔2023〕31号)。由此,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各类奖项、名单正式公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三项科研成果获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助理教授方小虎团队在GaN MMIC高效率C波段F类功率放大器和高效率宽带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研究领域中取得进展。其中,高效率C波段F类功率放大器以“Design of a Highly Efficient Class-F GaN MMIC Power Amplifier Using a Multi-Function Bias Network and a Harmonic-I...
2023年5月26日,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在贵州省贵阳市顺利召开。在“2023数博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上,我院陈翔副教授团队成果“高速铁路列控无线传输监控大数据应用系统”获评“优秀科技成果”。这也是继荣获2022年度广东省物联网协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之后,该应用系统荣获的第二项成果荣誉。
2023年4月14日,应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广东省毫米波与太赫兹重点实验室邀请,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陆贵文教授,IEEE Fellow梁国华教授和黄衡副教授一并到访。4月14日下午,三位专家在逸夫人文馆举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电子与信息学院院长、广东省毫米波与太赫兹重点实验室主任薛泉教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的众多师生到场聆听,同时还有来自...
2023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团队与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李国辉团队合作,在离子传导膜材料的结构设计与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对膜内离子传输通道的设计,实现了K+快速传输,并对膜结构和离子传输机理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探讨。
《The Antennas Academy》最近发布了“2022年度天线人物”、“2022年度十大天线技术进展”和“2022年度十大天线热门文章”。
2023年1月3日至7日,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工程和中法天文卫星(SVOM)工程正样阶段卫星系统与地面支撑系统数传对接试验,在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三亚站顺利完成,实现了2023年对接试验“开门红”。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器和照明颇具前途的设备。然而,基板上透明的锡掺杂的氧化铟(ITO)的不均匀表面形态或者残留物通常会诱发随后沉积的有机层的缺陷,导致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分流路径,从而使设备性能和稳定性恶化。鉴于此,制备具有较厚传输层的OLEDs是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解决方案,而使用传统的纯有机材料(μ~10-6-10-3 cm2V-1s-1)制备超厚的电荷传输层通常需要更高...
近日,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业网络团队在5G无线数据传输方面的最新成果(Mixed-criticality Industrial Data Scheduling on 5G NR)。
近日,计算机科学领域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业网络团队在5G无线数据传输方面的最新成果Mixed-criticality Industrial Data Scheduling on 5G NR。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