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空间光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空间光学相关记录261条 . 查询时间(3.967 秒)
针对感卫星图像的云检测,提出了基于最小化支持向量数分类器的云检测方案,解决传统分类器训练样本多、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使用该分类器对QuickBird高分辨率。感图像进行云检测,检测正确率达99%以上。实验表明:在确定分类器内部结构参数过程中,与传统的交叉验证法相比,基于支持向量数的方法不仅能够准确预测分类器推广性能的变化趋势,从而确立最优化的参数组合,并且实现简单,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复杂度。与传统...
为实时监视空间光学。感器的工作状态并在其产生异常时自动告警,设计了基于。感器工作命令集合的功率特性分析方法。通过采集和迭代不同命令集与功率间的对应关系,得到基于命令集的动态阀值函数。针对浪涌和命令的延迟等实际情况,优化了阀值函数,并应用于功率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采用20 Hz 的功率信息采集频率,对某命令更新周期为512 ms 的空间光学。感器12.5 天的热循环实验过程进行监视,结果表明:该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特征向量的三维点云相似性分析算法。首先,获取两个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并进行位置标准化。其次,利用最小子空间分割算法将两个三维点云分别分割成若干子空间。随后,计算子空间的质心到其拟合曲面的距离和夹角,并基于上述距离和夹角构成的向量空间,提取子空间特征向量。最后,通过特征向量间的相似度计算来评价两个三维点云的相似性。由于该方法将描述三维形体特征的子空间特征向量作为相似度度量的依据,所...
高分辨率空间相机采用侧摆摄影模式来提高时间分辨率,而地球椭球等因素会使空间相机在侧摆摄影时不同视场位置的像移速度和偏流角不同。针对这一问题,推导了基于地球椭球的空间相机在侧摆摄影时不同视场位置的像移速度和偏流角计算公式。以某立体测绘卫星上携带的高分辨率相机为例,分析了侧摆摄影时统一和分片调整行周期与偏流角对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分析和在轨测试实验表明,以传递函数下降5%为约束,侧摆10°摄影时,若积...
何志平,男,汉族,1977年7月生,江西新余人,博士,副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南昌大学物理系,获应用物理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系,获光学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
吴亦农,男,浙江人。199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1993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得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今,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从事空间长寿命小型低温制冷机的开发、研制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空间制冷研究室副主任,空间机械制冷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制冷学会理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舒嵘,男,汉族,1971年4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领军人才。兼任中国空间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激光遥感与探测技术。
沈学民,男,汉族,1950年1月生,江苏吴县人。1980年中国科技大学微波专业毕业,1985年为博士研究生。1987—1993年先后在德国KFA国立原子核研究中心和英国Culam国家实验室任助理研究员。1994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毫米波研究小组组长、红外国家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空间红外光学遥感技术、卫星微波...
陆燕,198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低温工程专业,1989年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室(空间制冷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低温光学副主任设计师。自大学毕业后进入510所开始从事空间辐射制冷器研究,以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太阳同步轨道“资源一号”卫星的辐射制冷器研制,负责完成了国防科工委“九五”预研项目:抛物面型辐射制冷器研制。2001年调入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主持地球...
贾建军,男,汉族 1972年4月生,山西永济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7月 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专业,1996年3月获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硕士,1999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获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上海技物所长期从事星载光电仪器系统设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遥感载荷的光机热一体化设计与空间光电跟踪技术。
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由于具有高帧频、高空间分辨率、高温度分辨率以及大动态范围等特点,成为红外景象生成最常用器件。为避免红外目标模拟器光学系统中照明系统与投影系统相互遮挡和碰撞,需要在系统中加入分光棱镜,而普通分光棱镜具有光能利用率低的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红外目标模拟器光能效率,从物理光学基本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原理的分光方法并设...
用子孔径拼接干涉法来检测大口径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有效手段。但是随着子孔径数目的增加,拼接得到的面形图中存在着很大的累积误差严重影响了拼接的精度,因此如何简单快速地去除累积误差成为子孔径拼接干涉检测法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文中介绍了一种简单且快速的方法去除拼接中的累积误差。并且对一个大小为180 mm×80 mm 的平面镜进行了6 个子孔径拼接检测实验。在实验中,文中提出的方法很好的去...
大型空间遥感仪器为适应苛刻的发射和工作环境,通常要求具有很高的热、力学性能,并且对重量有严格限制。这对大口径反射镜及其支撑结构的质量、刚度和环境适应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某型号Φ620 mm口径光学遥感仪器的主镜及支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设计和试验验证。通过对比多种支撑方式的不同特性,选择了符合仪器要求的质量轻、刚度高的中心支撑;并利用等强度原理设计了放射状轻量化形式;在支撑环节上,利用柔...
针对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探测器盲元和非均匀性导致系统性能降低的问题,首先建立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多元正态分布时序噪声模型,将盲元看作是不符合模型统计分布特性的异常像素点,游离于多元正态分布超椭球之外。其次对序列图像进行主成分分解,将统计距离与等分线空间角作为异常像素检测的统计判据。最后,利用红外热像仪采集了黑体的序列图像数据,用于盲元检测算法的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子空间的仿射不变图像匹配算法。首先,分析了仿射不变特征空间的非线性几何结构,给出了图像特征的仿射不变子空间表示模型。其次,根据目标特征矩阵由它的正交投影矩阵唯一确定这一特性实现特征的全局一致性匹配。最后,通过计算同一目标在仿射变换下的子空间几何距离度量达到匹配识别的目的。模拟变换匹配实验和真实图像序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匹配方法对仿射变化下的图像目标匹配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