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红外技术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红外技术相关记录789条 . 查询时间(0.954 秒)
近日,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凌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张东辉院士团队,与清华大学李隽教授合作,在中性水团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基于大连相干光源的中性团簇红外光谱实验方法。
新冠肺炎持续蔓延,隔离发病和潜伏期患者是遏制疫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如何在机场、火车站、地铁、商场、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监控并识别可能的患者个体具有迫切需求。病毒性传染病的一个普遍特征是人体发热,因此,适用于密集场所的红外体温检测设备需求大增。春节期间,北京市科委发布了测温方案征集通知,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迅速组织科研力量进行了相关的科研攻关,由研究员刘建国带领的智能光子研究团队经过近十天...
2019年10月28日,由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9)发布,《红外与激光工程》连续第6年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特此告知广大读者与作者,感谢各位老师对期刊的支持与肯定,我们将再接再厉,更好的为大家服务,为打造更加优秀的学术期刊而努力。《红外与激光工程》在长期的办刊过程中,始终...
自然界中电磁波波谱范围很广,波长由短至长包括γ射线、X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而人类和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只能感知可见光(波长390-700纳米),只占电磁波谱很小的一部分(图1)。由于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缺乏能够感知红外光的感光蛋白,人类和哺乳动物无法通过视觉系统感知红外光,为此人们发明了以光电转换和光电倍增技术为基础的红外夜视仪,但是这样的红外夜视仪有着佩戴不便、供电有限、同...
天津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课件第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功能纳米结构与组装重点实验室陈学元团队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创新国际团队以及副研究员郑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中科院青促会和海西研究院春苗计划等支持下,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高温共沉淀法合成单分散、形貌粒径均一的CaS:Eu2+, Sm3+光激励纳米晶(图1)。该团队通过荧光光谱、余辉光谱、热释光谱和光激励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陷阱分布、充放电过程以及...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吴立明课题组、陈玲课题组首次通过部分Li取代Ag的方案合成得到了一系列化合物LixAg1-xGaS2(0 < x <1.0),通过单晶数据的精确分析,他们发现Li掺杂化合物能在很大的组分范围内(0-0.6)保持AGS四方晶体结构高对称性,这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常规认识。对保持高对称性结构中Li最大掺杂比例材料Li0.60Ag0.40GaS2的研究表明,该材料透过截止边达到365...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技术中心研究员孙敦陆课题组在1.06微米近红外和2.7-3微米中红外激光晶体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共掺Cr3+对Cr,Nd:YAG晶体的光谱和1.06微米激光性能影响的研究》和《共掺Cr3+提高Er:YAG晶体单脉冲能量和激光效率的研究》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Optical Engineering 和Infrare...
利用红外线可实现夜视、遥感等强大功能,但红外线图像探测器普遍存在灵敏度差、效率低、价格贵等缺点。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史保森、副教授周志远等学者研究出一种新技术,可显著“点亮”被红外线照射物体的轮廓,使其图像“显形”更清晰,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应用物理评论》日前发表了该成果。为解决传统红外线图像探测器的缺点,人们通常通过频率转换的方法,将红外图像信息转换到可见光波段,再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团队在红外上转换成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教授史保森、副教授周志远等人结合螺旋相衬技术,利用准相位匹配和频过程实现了红外图像到可见图像的上转换边缘增强成像,并且通过调控相位匹配实现了图像的视场增强。该项研究成果4月4日发表在应用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 [Phys. Rev. Appl.11,044013(2019)]上。该...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张学同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最新发现一种红外隐身材料。这种新材料坚固、轻便、可折叠,可以在不需要额外能源的情况下躲过红外探测仪的“法眼”,应用前景广阔。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红外线能力的大小,和其表面温度直接相关。因此无论白天黑夜,红外探测仪都可以测量到目标与背景间的辐射差,得到不同物体的红外图像。现有的红外隐身技术原理通常是改变目标热辐射特性,但这些隐身...
近日,生命学院高尚邦课题组与我校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燕副教授、杨祥良教授合作,开发出一种红外光激活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该纳米颗粒具备奇特上转换能力,能将穿透组织深的低能808 nm红外光转换成高能绿色可见光(~540 nm)。论文利用UCNP成功实现红外光对运动神经环路和运动行为的光遗传调控。由于808 nm红外光组织穿透能力强,该研究成果为深部组织光遗传操作开辟了一条崭新路径...
南京大学电子学院王肖沐/施毅课题组与物理学院缪峰课题组紧密合作,基础探索结合应用研究,首次在二维材料垂直异质结中提出和实现了一种新型的PN结击穿机制:弹道雪崩。这种物理机制将量子弹道输运与雪崩击穿过程相结合,利用弹道输运中电荷几乎无散射、保持相位相干的量子特性,结合纳米尺度下可控的雪崩效应,在实现载流子倍增放大的同时保持低功耗、低噪声,有望解决传统雪崩器件所遇到的瓶颈。基于实验上实现的弹道雪崩现象...
董大明副研究员,1983年出生,辽宁北票人。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学传感与物理实验室负责人,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生导师。精通激光与红外光谱理论、光机电一体化设计与研制。2009年以前主要从事红外光谱系统研制工作,担任总装某重点型号项目核心技术人员。之后从事农业环境的光学监测方法研究,研究特色为兼顾光谱测量机理研究与新型传感器研制,...
2018年10月中旬,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发并与国信聚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推广的“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监测系统”成功交付台资企业,标志着国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体系开启“车载新时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具备可测量谱带宽、光谱分辨率高、信噪比高、扫描速度快等特点,具备对多组分气体进行实时、在线、连续和无人值守的监测能力。当前,傅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