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反应工程 >>>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催化反应工程 Ru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315 秒)
众所周知,金属在处于体态或团簇状态下因尺寸效应而展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进而具有不同的应用。对于3d金属如Fe、Co和Ni来说,小尺寸团簇使得能带变窄、电子局域增强、磁性会较体态显著增强。而对于4d金属如Ru等来说,其团簇倾向处于非結晶学的对称(non-crystallographic symmetry)状态,可表现出体态金属不具有的铁磁性状态。长期以来,研究普遍认为金属团簇的这种对称性及配位环境的...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Ru-B/ZrO2,考察了Cr,Mn,Fe,Co,Ni,Cu和Zn等过渡金属的添加对Ru-B/Zr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过渡金属的添加均可提高Ru-B/ZrO2催化剂中的B含量.B的修饰及第二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集团效应和配位效应导致Ru-B/ZrO2催化剂活性降低和环己烯选择性升高.当Co/Ru原子比为0.06时,Ru-Co-B/ZrO2...
采用模板法合成了介孔炭(MC),研究了其孔结构对其负载的Ru基氨合成催化剂Ba-Ru-K/MC性能的影响,采用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介孔炭的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介孔炭载体的孔结构取决于模板剂的用量,当SiO2/C质量比为1.0时,所制介孔炭比表面积最大.介孔炭负载的Ba-Ru-K催化剂活性与其介孔比表面积相关.在425℃,10MPa和10000h-1条件下,合成氨的反应速...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M0.02Cu0.4Mg5.6Al1.98(OH)16CO3 (M = Ru,Re)水滑石前驱体,然后经焙烧和还原制备了铜分散度较高的双功能M-Cu/固体碱催化剂.这些双功能催化剂在粗甘油氢解制备丙二醇反应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催化活性.表征结果证明,M的加入增强了催化剂表面氢的吸附和活化,进而促进了甘油的转化.
在活性炭负载金属钌(Ru/C)催化剂上实现了5-羟甲基糠醛的高效选择氧化.以甲苯为反应溶剂,在383 K和2.0 MPa O2的反应条件下,2,5-呋喃二甲醛(DFF)收率高达95.8%.与活性炭负载的具有相似粒径的Pt,Rh,Pd,Au等其它贵金属催化剂相比,Ru/C具有更加优良的活性和DFF选择性.同时Ru/C催化剂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采用水代替甲苯作为溶剂,...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n含量的纳米Ru-Mn催化剂,考察了纳米ZrO2作分散剂时它们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反应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N2物理吸附、X射线荧光、原子吸收光谱和俄歇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u-Mn催化剂上Mn以Mn3O4存在于Ru的表面上.在加氢过程中,Mn3O4可以与浆液中ZnSO4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难溶性的(Zn(OH)2)3(ZnSO...
用浸渍法制备 Ru/C 催化剂, 并用于原位液相催化邻氯硝基苯 (o-CNB) 加氢合成邻氯苯胺 (o-CAN) 反应中. 考察了浸渍顺序、助剂、还原温度、载体和助剂含量等因素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 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 N2 吸附-脱附等手段表征催化剂. 结果表明, 以 15% Fe 为助剂, 活性炭为载体, 制备得到的 0.5% Ru-Fe/C 催化剂经过 ...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为表面活性剂, 通过 ZrOCl2•8H2O 与对苯二甲酸 (H2BDC) 反应制备了同时具有微孔和介孔结构的 Zr 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Zr-MOF), 并在超临界 CO2-甲醇流体中将 Ru 负载于 Zr-MOF 上, 制备了 Ru@Zr-MOF 催化剂,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 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N2 吸附-脱附...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Ru/TiO2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 射线光电子能谱、高分辨透射电镜、N2吸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反应温度、H2 压力、甘油溶液浓度、催化剂用量和碱性添加物等因素对Ru/TiO2上甘油氢解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170 oC和3 MPa的温和反应条件下,以 LiOH 为添加物, 甘油转化率和1,2-丙二醇选择性分别高达89...
以L-脯氨酸为修饰剂,研究了膦配体稳定的Ru-PPh3/γ-Al2O3催化剂催化芳香酮不对称加氢反应,考察了不同稳定剂、L-脯氨酸浓度、KOH 浓度、反应温度和氢气压力等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手性化合物L-脯氨酸对Ru-PPh3/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修饰作用,在优化反应条件下,苯乙酮加氢产物(S)-α-苯乙醇对映选择性达59.5%.L-脯氨酸不仅具有手性诱导作用,而且与 K...
研究了Ru和Cu助剂对无K的费托(F-T)合成Fe基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物相结构、还原和碳化行为的影响. 在 n(H2)/n(CO) = 2.0,t=260oC,p=1.5MPa和GHSV=2000 h-1的条件下,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Ru,Cu助剂对Fe基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低温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和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发现,Ru或Cu的添加...
一种新的低温苯加氢催化剂Ru(Schiff-base)金属配合物, 通过自由配体法封装于Y型沸石的孔腔中。使用XRD、N2吸附、FT-IR、DRS、DTA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复合催化剂中希夫碱(Schiff-base)配体改变了中心离子的电子结构,使其更容易与反应物分子形成配位过渡态,络合活化的反应物分子更容易转化为产物。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母体Ru/Y相比,对纯苯的催化加氢性能明显提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