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光学仪器 光电检测技术 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元件加工 薄膜光学及技术 光计量技术 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 辐射度学和色度学 光谱技术 红外技术 空间光学 海洋光学 天文光学 生物医学光学 光学综合装置及工程设备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光学仪器及技术 Nature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086 秒)
2024年1月22日,Nature杂志发布了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在大片段DNA插入技术版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成果入选。这七项技术涵盖了“用于蛋白质设计的深度学习”、“大片段DNA插入”、“脑机接口”、“超级分辨率”、“细胞图谱”、“3D打印纳米材料”和“深度伪造检测”等前沿方向。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小强特聘研究员,与化院梁勇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田长麟教授合作,开发了焦磷酸硫胺素(ThDP)依赖酶和光催化协同的双催化新体系,该体系是自然界中全新的、现有化学方法难以实现的全新分子生化体系,不仅极大地扩展了酶的催化功能、为绿色生物制造提供了丰富元件,还为化学领域的手性精准控制难题提供了新策略,有望引领光生物制造新方向。成果以“A light-dri...
2023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张凯研究员与合作者在高质量黑磷薄膜的生长制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在介质衬底上黑磷及其合金的高质量单晶薄膜制备。相关研究成果以Growth of single-crystal black phosphorus and its alloy films through sustained feedstock release为题,在《自...
保罗谢勒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突破性的X射线消色差透镜,能将不同波长的X射线束准确地聚焦在同一点上。研究人员刚刚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论文显示,这种新型透镜将利用X射线研究纳米结构变得更加容易。要想在摄影和光学显微成像中获得清晰的图像,消色差透镜必不可少。消色差透镜能保证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线会聚到同一个焦点上。然而此前尚无能用于X射线的消色差透镜,因此...
2021年8月20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WS2 moiré superlattices derived from mechanical flexibility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ttps://www.natur...
2021年3月1日,《Nature Methods》(自然—方法)以长文形式刊发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High-definition imaging using line-illumination modulation microscopy”(用线照明调制显微术实现高清成像),开发了线照明调制显微术并实现了高清成像。
近日,纳米光子学研究院辛洪宝教授、李宝军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学者在纳米生物光子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活细胞内部电子隧穿的光学成像,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年6月,蒋建华教授(通讯作者)课题组与南京大学、多伦多大学合作,在光子晶体领域作出重大突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论文题目是:Topological light-trapping on a dislocation。 论文讲述了二维光子晶体系统中存在受拓扑保护的零维位错态及微波段实验验证。在这项工作中,蒋建华教授提出实空间与波矢空间中的双拓扑结构,在光子晶体...
纳米尺度实时视觉反馈、免标记成像技术对于机器人在纳米尺度操作、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米课题组结合微纳光学、机器人学和自动化技术,在物理学突破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具有实时视觉反馈能力的扫描微透镜超分辨成像技术 (Scanning Superlens Microscopy, SSUM),该成果为纳米机器人功能和性能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Na...
化学化工学院任斌教授课题组利用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ip-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TERS)技术以3 nm的空间分辨率对Pd/Au(111)双金属模型催化剂表面进行拉曼光谱成像,成功地表征了该模型催化剂表面不同位点的电子与催化性质,相关结果以“Probing the electronic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 bimetalli...
2012年9月9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超快激光研究室在飞秒激光对细胞内离子调控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Photonics杂志(影响因子为29.2)上。这篇题为Manipulation of cellular light from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by a femtosecond laser的论文(doi:1...
来自欧洲、中国和日本的专业和业余天文学家对发生在2006年的一次极不寻常的超新星爆炸进行了联合观测,结果发表在2007年6月14日的《Nature》杂志上。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2.16米光学望远镜参与了这次国际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超新星2006jc位于星系UGC4904,发现者是日本的业余超新星搜寻者板垣公一。它除了本身的光谱极其特殊之外,最不可思议的是,在两年前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