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分离工程 >>> 吸附与离子交换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吸附与离子交换相关记录248条 . 查询时间(2.675 秒)
将两亲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P(DM-AA)]作为膜稳定剂加到由Span-80作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作流动载体、煤油和液体石蜡作膜溶剂及硫酸稀溶液作内相而组成的W/O型乳状液膜中,研究了此体系对Cu2+的迁移作用. 结果表明,由于两亲高分子的空间稳定作用而导致乳液膜对Cu2+具有较好的迁移效果. 最优条件为:在膜相中P(DM-AA)含量 3.0%, Spa...
采用离子交换法对酶法合成的S-苄基-g-L-谷氨酰-L-半胱氨酸(S-Bzl-GGC)进行了分离纯化. 研究了Q Sephrose FF阴离子交换树脂对S-Bzl-GGC的吸附等温线,很好地符合Sips吸附等温线模型. 考察了pH值、洗脱梯度、流速和进样量等条件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基于Q Sephrose FF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纯化方案. 结果表明,在pH 8.2、洗脱梯度0~30% B(T...
离子交换树脂法吸附醋酸工艺     醋酸  吸附  脱附       2009/11/5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吸附醋酸溶液,并对该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 通过树脂选型确定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11,其对醋酸吸附容量较大,且膨胀收缩率较小. 用D311树脂对醋酸含量为1.5%(w)的醋酸溶液进行了吸附和脱附工艺优化研究,考察了体系温度、进料流量等对吸附和脱附过程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为温度30.0℃、进料流量4.0 mL/min时,吸附率达93.97%;温度50.0℃、洗脱剂3.98 mo...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米糠粒径、投加量、pH、温度等对米糠吸附苯胺效果的影响,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红外光谱探讨了吸附机理. 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范围内,米糠对苯胺的吸附能力随着米糠粒径的增大而变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酸性条件有利于吸附进行;在303 K的中性环境下,饱和吸附量qmax可达1.34 mg/g. 米糠对苯胺的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线,吸附过程...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为表面活性物质,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对去除水溶液中微量硫酸根离子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溶液的pH、鼓泡气体流量、表面活性剂浓度及泡沫塔装液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对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去除效果比较理想,在溶液pH 10、气体流量0.036 m3/h、装液量900 mL、表面活性剂浓度0.13 g/L的条件下,溶液中的SO42-能很好分离(...
采用泡沫分离法对含甲基橙的乙醇水溶液进行了提取研究. 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气体流量、pH、甲基橙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泡沫分离乙醇-水体系中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在乙醇体积分数25%的乙醇-水体系中,在pH 6.0、气速80 mL/min、甲基橙浓度35 mg/L及CTAB浓度80 mg/L的操作条件下,...
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了球状壳聚糖树脂(RCM),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RCM对柠檬酸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 结果表明,吸附符合Laugmuir等温曲线,且平衡常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吸附是非自发熵增加的吸热过程;在相同的温度下,随着溶液中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吸附势逐渐降低;初始浓度相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势升高;在298, 308, 318 K下,RCM对柠檬酸的饱和吸附量分别...
以银杏叶浸取液为研究体系,对溶剂气浮法分离富集银杏叶黄酮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气浮溶剂种类、气浮溶剂与料液体积比(Vs/Vi)、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溶液pH、气浮气速和气浮时间对气浮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正辛醇为气浮溶剂、正辛醇与料液体积比1:10、表面活性剂SDBS浓度100 mg/L、料液pH 3.0、气速100 mL/min、气浮时间60 min为最佳操作条件,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
采用溶剂气浮法对含弱疏水性、有一定挥发性甲基异丁基酮(MIBK)的模拟废水(0.20%, j)进行了分离研究. 考察了气浮时间、氮气(N2)体积流速、油水相体积比、共溶质及表面活性剂等对MIBK溶剂气浮分离效率的影响,获得了各参数的优化结果. 结果表明,当N2流速为40 mL/min、油水相体积比为1:30、氯化钠浓度为0.50%(w)、乙醇浓度为1.0%(j)时,溶剂气浮法对模拟废水中MIBK的...
用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代替传统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通过与三甲胺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三甲铵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该树脂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元素分析及微孔结构的测定,同时研究了其对Cr(VI)的静态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r(VI)的吸附量随pH的降低而增加,pH=2时最大吸附量达117 mg/g. 吸附过程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
在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目标蛋白、聚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甘油醚(PGE)为消泡剂的模拟体系中,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非离子型Tween-20和离子型SDBS)、浓度、溶液pH及操作参数(气体流量、初始液池高度)对BSA分离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2种活性剂均能改善模拟体系的泡沫性能,使泡沫分离. 后者作用更强并能促进BSA的吸附,因DBS-通过静电作用与带相反电荷的BSA结合形成疏水性更强的BSA...
以杉木屑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在真空条件下热裂解制备了活性炭. 对比了真空与常压条件制备的活性炭的微孔性质、吸附性能及表面形貌,探讨了体系压力、裂解终温、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所制活性炭吸附性能优良,性能明显优于常压条件制备的活性炭. 在体系压力10.5 kPa、升温速率5℃/min、裂解终温450℃、保温时间60 min时制备的活性炭对碘和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分别为1030...
以生物废料橘子皮(OP)为原料,经乙醇、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处理,得到2种改性橘子皮生物吸附剂SOP和SCOP,并将它们用于对Cu2+的吸附。研究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Cu2+初始质量浓度对SOP和SCOP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在橘子皮生物吸附剂上的吸附速率快,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SOP和SCOP对Cu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根据Langmuir模型计...
Am(Ⅲ)在铁氧化物上的吸附行为     Am  吸附  Fe2O3  Fe3O4       2009/9/24
为了解放射性核素在可能作为高放废物固化体包装容器材料腐蚀产物上的吸附行为,以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甘肃北山地区深部地下水为介质,研究了包装容器材料的主要组分铁的腐蚀产物Fe2O3, Fe3O4对Am(Ⅲ)的吸附,讨论了pH值、总CO2-3, SO2-4、腐殖酸、Am(Ⅲ)浓度等对吸附的影响,并就可能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Am(Ⅲ)在铁氧化物上的吸附分配比随水相pH值增大而增大...
通过静态法研究了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行为,主要包括吸附平衡时间、固液比、pH值、离子强度以及富里酸(FA)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具有相似的pH吸附曲线,pH值的变化对吸附的影响较大,吸附率在pH=2~5时出现剧增;在其他条件相同时,KNO3离子强度从0.01 mol/L增大到0.1 m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