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雷达工程 >>>
搜索结果: 16-26 共查到雷达工程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2.953 秒)
周浩,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雷达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高频雷达海洋遥感技术。
严颂华,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地波雷达系统;GPS与遥感系统;传感器通信与应用;传感器信号处理与融合。
2010年3月4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在北京组织了863计划重点项目“高精度航空遥感系统核心技术及产品”5个课题的中期检查,其中包括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张珂殊研究员承担的项目课题“轻小型机载激光雷达(LiDAR)系统技术”。
2009年12月,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的空间环境激光雷达监测系统(北京延庆观测站)进行了验收前测试,成功获取了米散射、瑞利散射和钠荧光三通道后向散射回波信号,测试结果满足大科学工程给定的设计指标,标志着该系统成功完成研制及台站建设任务,可以进入试运行阶段。
2009年7月15~16日,全国“雷达技术前沿与未来高层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杨晓波副校长会见看与会,表示我校希望在对该领域前沿与未来的深刻认识基础上,更多的加强与参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娄晓光研究员,研究方向:微波成像技术、雷达图像分析及地学信息提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的研究及其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实时嵌入式系统、高速DSP技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研究;雷达图像分析及地学信息提取;卫星星上数据通信技术。科研业绩:1996年“机载SAR实时数字成像处理器”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机载SAR实时数字成像处理器”...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齐向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星载SAR系统仿真、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和成像新体制。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从事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仿真、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成像新体制和SAR系统方案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极化SAR也有较深入的研究。参加过预研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863重大专项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和研制工作。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篇,完成研究报告多份。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洪文研究员,研究方向: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及其应用。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简介: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该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研究经验。曾作为主要参研人员和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重点预研等若干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合成孔径雷达理论基础、系统开发、图像理解分类及其应用、电子防护等。目前主...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禹卫东研究员,研究方向: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简介:1992年至1997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参加“小时间带宽积线性调频信号数字脉冲压缩”、“中频数字直接采样”、“弹载SAR信号处理及硬件实现”、“高分辨率大斜视角SAR成像算法研究”等课题。获航空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和江苏科技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7年至今,在电子所从事机...
IET2009国际雷达会议于2009年4月20日至22日在广西桂林召开,该会议由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简称IET)与北京理工大学主办,IEEE中国理事会、IEEE北京分会、CIE雷达协会、伦敦大学等机构赞助,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波成像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协办。该会议组织了15个分会场,共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篇论文被收入会议论文集,并被EI和Insp...
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日前安装了一套先进的雷达系统,该系统能够不间断地对机场跑道进行扫描,探测潜在的外物侵害,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机场的安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