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辐射物理与技术相关记录746条 . 查询时间(1.855 秒)
为了对康普顿成像系统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提出了一种理论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对双层位置灵敏CZT晶体组成的康普顿成像系统散射角误差进行估算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康普顿成像系统散射角误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662 keV、1.33 MeV和2 MeV的入射光子,该成像系统的康普顿散射角误差分别为5.54°、4.82°和4.52°,散射角误差主要来自于探测系统位置分辨本领和能量分辨本领,探测材料多...
2019年12月23日,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嫦娥发射阶段同位素热电源应急体系策划与准备”成果鉴定会。由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和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核安保中心、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核化安全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评委组,对此次申请的项目进行了评审与鉴定。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常学奇、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基于快直线脉冲变压器(FLTD)平台开展了数十kA电流下Al单丝芯晕演化特性研究,实验发现丝过早发生电压击穿会减少丝芯的能量沉积,而晕等离子体的迅速发展将约束丝芯的进一步膨胀,降低丝芯膨胀速度。通过调整负载两端的初始电压、丝长及增加闪络开关等手段,抑制了Al丝的过早击穿,增加了早期能量沉积,获得了不同的丝芯物理状态(部分气化或完全气化)。Al丝的气化提高了丝芯膨胀速度,最高达11~14 km/s,...
近日,中心年度学术交流会顺利召开,中心副主任柴国旱、总工李吉根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科技委副主任吴浩主持,总工团队及科技委委员参与论文评优工作。科计处及各业务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2019年11月24日至12月8日,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成功举办第二届辐射安全与防护国际培训班,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美国罗马林达大学、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中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等单位知名专家授课,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及、巴基斯坦、加纳、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国家近20名学员参加。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发布第92号报告《放射性核素向环境释放后公众防护的辐射监测》。核设施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在事故情况下,可能有显著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就这种情况下的两个特例。
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年会和“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会议,越来越被业内认可,成为大家公认的精品“两会”。高端精彩的专家报告、专业前沿的内容设计、平等宽松的互动交流都为会议现场增彩添色,也为会议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应多家单位提出承办“两会”的需求,为进一步加强与会员及相关单位的深度合作,更好地总结区域创新经验、展示实践成果,学会现公开征集“两会”承办单位,共同打造辐射...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杭州召开2019年度坎杜(CANDU)堆高级监管官员会议,中心作为会议承办方组织并参与此次会议。此次会议有来自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韩国、罗马尼亚、阿根廷等6个国家的官员代表参会。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副主任刘健出席并致辞,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安全监管司、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的相关人员也参加了会议。
辐射旁效应是指受到直接辐照的细胞产生损伤信号诱导未辐照邻近细胞辐射反应的现象。辐射旁效应现象不仅局限于生物个体内部,也可以个体间通讯的方式在群体层面进行诱导。然而,以往的动物实验都是基于液体培养体系,辐射诱导的个体间通讯也被认为是水溶性信号分子介导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挥发性信号分子在这个过程中的可能角色。
第14届国际辐射屏蔽大会ICRS(Internation Conference on Radiation Shielding)和美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和安全分会联合会议RPSD2020将于2020年9月13日-18日在美国西雅图市召开,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0年1月17日,本届会议的议题包括以下:
1. 美国保健物理学会(HPS)第53届年中会议,2020/01/26~29,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https://hps.org/meetings/ 2. 第10届国际同位素大会,2020/02/03~07,马来西亚,科伦坡,http://10ici.org。
近日,由中国核学会核安全分会和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分会主办,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维修规则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深化我国核能行业维修规则领域的技术交流,促进维修规则技术在我国核电机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任冯建平,中国核学会核安全分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核与辐...
2019年11月15日,随着装有加速器的货车驶出原子能院并开赴首都机场海关,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核技术所研制生产的无损检测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正式运往泰国,这是继2018年原子能院加速器首次出口土耳其后,再次踏出国门走向世界。
赵军明,汉族,198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学位论文获2009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军科委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子专题1项及航天院所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同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总装预先研究项目等。出版中文专著2本,英文专著1章,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发表论著SC...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核安全法规体系,推进质保法规修订工作,中心于近期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核设施安全质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专家研讨会。会议邀请了生态环境部、三大核电集团、核电工程公司、设计院、三大电气集团和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会议由核一司副司长刘璐主持,核一司司长郭承站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心主任任洪岩、总工李吉根、副总工杨堤、程建秀及总体运行与质量保证部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