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放射性计量学 核仪器、仪表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粒子加速器 裂变堆工程技术 核聚变工程技术 核动力工程技术 同位素技术 核爆炸工程 核安全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 辐射防护技术 核设施退役技术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4 共查到核科学技术 系统相关记录74条 . 查询时间(0.92 秒)
比利时放射性废物管理机构(Ondraf/Niras)的Equans核专业服务公司研发了一种特有的、具有综合包装能力的中、高放固体废物运输车辆:Caroline-R80运输系统。该系统已通过测试,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Ondraf/Niras指出,放射性废物有多种来源,如从核电厂发电到放射性物质研究机构的研究活动。这些废物包括中、高放固体废物,必须从电厂或研究机构安全运输到Ondraf/Niras在...
核岛含氢废气来自一回路,含有氢气和裂变产生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主要是惰性气体包括85Kr、85mKr、88Kr、133Xe、135Xe,还有少量131I、132I、133I、135I、132Te等。M310核电站广泛使用压缩贮存衰变工艺处理含氢废气,出现了衰变箱容量紧张的问题,制约了一回路吹扫操作,影响大修进程,也形成了安全隐患,亟需改造优化。本文以含氢废气中氢气产生的源头为重点,调查研究各种...
本文阐述了布置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意义和原则,分析了核临界事故可能发生的机理,初步建立了一套核临界事故情景假设分析方法。研究了最小临界事故源项计算方法以及三维剂量场分布计数的方法,采用各设备最小临界事故剂量场分布最小值等高线图的方法来从众多剂量场分布图中优化选取合适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布置点位,以确保其可以覆盖到每个具有核临界事故风险的设备,并对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探头类型选择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重离子治癌中的点扫描治疗是一种精确的放疗方法,点扫描治疗的过程就是扫描电源快速实时改变电流的过程。点扫描束流位置控制的精度取决于扫描电源的重复性和模型参数的稳定性,但点扫描中位置电流的变化快、幅值小,且容易被噪声淹没,使得治疗终端远程精确获取这种扫描动态电流存在一定的难度。为快速分析和优化点扫描位置电流的精度和重复性,基于Xilinx公司的新一代可扩展处理系统Zynq-7000SoCx平台,结合高...
随着电子剂量计、控制区出入口污染监测设备、热释光测读装置和全身计数器等设备的数据接口逐渐开放,核电站可以将上述设备的数据联通,形成一套完整系统。核电厂可以根据辐射防护管理的需要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长期储存和深化应用,将原本由人工完成的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高效完成。本文介绍某核电厂集成式污染监测和剂量管理系统系统组成和基本功能、系统内外部数据接口设计,分析系统应用效果,提出在个人剂量调...
介绍了一种基于硅光电倍增管和塑料闪烁体阵列的小型快中子成像系统。对比X射线成像,快中子成像对低原子序数构成的物质更加灵敏,在工业领域有重要应用。从模拟和实验两方面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利用GEANT4和Python搭建了一套模拟平台,实现从中子到电信号的全物理过程模拟,根据结果进行了图像重建。通过模拟,讨论了能量阈值、闪烁体尺寸对系统探测效率的影响;论述了影响系统成像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中子源焦点大小...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目前正在进行二期线站工程建设,其中基于时间分辨的泵浦实验是线站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时间分辨率实验对于束团纯度的要求达到10-5量级以上,纯度测量是关键技术之一。然而传统基于束流位置测量探头的逐束团电荷量测量系统分辨率仅能到10-4量级。基于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在原有同步光诊断线上建立了...
2020年10月29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田湾核电站5号机组燃料破损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FDDS)通过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组织的现场验收,标志着该套设备正式交付田湾核电站使用。燃料破损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FDDS)通过连续在线测量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中的多种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实时监测燃料组件完整性,并能够在发现燃料破损时,对破损性状进行评估,为核电站运行决策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传统的人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化所冷坩埚玻璃固化高放废液转形系统科研样机于近日顺利完成72小时连续运行试验,本次运行试验处理模拟高放废液约2.2立方米,标志着项目团队已经掌握了高放废液转形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专利:一种激波辐射定量测量原位定标系统及方法。
2019年9月10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堆工部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项目“数值反应堆原型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通过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的中期检查。这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第二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目标是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基于E级超算(每秒可进行百亿亿次数学运算的超级计算机)的核反应堆物理、热工、结构力学、燃料元件和材料五套高精细模拟计算软件,建成“数值堆原型系统”并实现示...
2018年5月30日中午1点,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组织研发的国内首台国产化机械钠泵在钠回路250℃钠环境下首次启动成功,这标志着快堆涉钠设备综合试验台架调试完成并投入正式试验,也标志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钠冷快堆自主研发的机械钠泵正式进入钠环境试验阶段。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卓群、堆工部主任杨红义等院所领导现场见证了机械钠泵的首次启动。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主动冷却实验的辐射加热系统,包括:辐射加热装置、电源供电模块、燃料预热输运装置和热燃料收集装置,其中,辐射加热装置采用红外辐射的方式对冷却面板进行加热,其包括:辐射加热元件、电极组件、保温隔热组件和箱体;电源供电模块为辐射加热装置供电;燃料预热输运装置与碳氢燃料的进口管道相连,为冷却面板输送碳氢燃料;热燃料收集装置与碳氢燃料的出口管道相连,对从冷却面板流出的高温碳氢燃料进行冷却。...
2012年12月22日,由原子能院辐射安全研究所设计运行的工业下水在线伽玛监控系统通过中核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中核集团科技委主任潘自强院士任鉴定委员会主任。该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安装在原子能院工业下水总排出口监控工号,在工业下水排入环境之前,对其进行水中伽玛放射性的在线监测,这是防止含放射性异常的工业下水排入环境的最后一道关卡。经过近二十年的连续运行和不断改进,该系统性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