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光学元件加工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光学元件加工相关记录272条 . 查询时间(1.695 秒)
研究了三维微型腔模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微型双工位分层实体制造工艺(DLOM),通过多层铜箔二维微结构叠加拟合出三维队列微电极,将制备的微电极用于微细电火花加工来制得三维微型腔模具。首先,利用线切割对100 μm 厚的多层铜箔进行逐层切割,获得多层二维微结构。然后,通过真空压力热扩散焊对多层铜箔二维微结构进行连接,叠加拟合出三维队列微电极。最后,在电压80 V,脉冲频率0.2 MHZ,脉冲宽度8...
针对光刻投影物镜中光学元件X/Y/θ微动调整的工程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3-RRR结构的光学元件柔顺微动调整机构,并对其位姿正解进行了研究。建立了3-RRR柔顺并联机构的伪刚体模型,并采用矢量代数法理论推导了该机构的位姿正解,得到了它的理论雅克比矩阵。然后,在NASTRAN中建立了3-RRR柔顺并联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仿真环境下该机构的位姿正解和雅克比矩阵。最后,对研制的3-RRR柔顺并联机构进...
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法制备了具有球状晶结构、棱锥形晶结构和棱柱形晶结构等3种不同表面特征的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涂层工具,以提高其研磨效率。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金刚石涂层晶粒形态、载荷、工作台转速、研磨时间等4个工艺参数对蓝宝石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涂层的晶粒形态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球状晶结构金刚石涂层切向力较小,棱柱形晶结构金刚石涂层切向...
设计了一种错位双光栅色散元件,与条纹相机耦合实现了0.1~5 keV范围X射线时间分辨谱的测量.该色散元件由2 000 lp/mm和5 000 lp/mm两块子光栅在空间错位排布而成,低密度光栅测量低能段软X射线(100~1 000 eV),高密度光栅测量中能段软X射线(1 000~5 000 eV),通过空间错位实现能谱拼接.在同步辐射源上使用单色能点对其进行标定,获得了错位双光栅衍射效率的实验...
结合激光刻蚀手段与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控激光铣削的工程塑料表面金属覆层定域精细去除方法。考虑不同位置的零件对加工质量的要求不同,通过激光烧蚀实验结果得到了保证图形边缘质量的精密切边加工工艺并确定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开发了基于实际进给速度自适应调整激光能量的覆层金属定厚度高效去除技术,完成了图形内部余量的去除,解决了机床实际进给速度受动态性能限制无法达到预设值而导致的目标材料过烧蚀问题。最后...
为了揭示磷酸二氢钾(KDP)晶体三倍频晶面微观弹塑性力学行为及加工性能,开展了纳米压痕研究。建立了KDP晶体三倍频晶面各向异性力学模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纳米压痕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完成了纳米压痕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与仿真计算的载荷-压入深度关系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6328,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得出KDP晶体三倍频晶面的屈服强度为240 MPa。数值仿真...
受各种误差因素以及周期性变化的切削力的影响,快速刀具伺服金刚石车削技术往往难以用一次车削获得满足光学性能要求的自由曲面。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线性差动传感器(LVDT)实现高精度接触式自由曲面在位测量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两自由度快速刀具伺服系统,实现了基于快速刀具伺服(FTS)的自由曲面车削加工的误差补偿。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将自由曲面的加工精度提高了20%,表面粗糙度降低18.1%,解决了FTS系统与...
男,1962年11月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83年7月本科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光学电子专业。1983年分配到国营508厂工作,历任工程师、光学薄膜技术研究所所长、新品研制部部长、南阳利达光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河南中光学集团公司(508厂)总经理助理等职务。2002年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004年到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陕西省光学薄膜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任教至今。
从设计、仿真与加工入手研究液晶背光模组中侧入式导光板的激光微加工技术.通过光学软件构建导光板的光学结构并采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迹方法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具有渐变密度分布的微结构能够提供高均匀性的光输出.基于仿真结果,运用激光微加工技术进行验证设计.激光微加工获得的微结构在100倍光学显微镜放大测量下尺寸约为30.14 μm,接近于设计值30 μm,同时对单个微结构的3D表面形貌特征进行分析.十组采用...
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高速切削AISI1045钢过程中主要切削参数变化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建立了高速切削温度测量实验系统;然后,在斜角切削机理分析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实验方法设计了考虑切削速度、进给量、轴向切深和径向切宽的4因素3水平实验;最后,分析了各因素对高速切削温度的影响及温度变化范围。结果表明:进给量约为0.05~0.11 mm时,随切削速度增加,切削...
建立了复合数控磨床的精密加工方程,用于提高复合数控磨床的加工精度。开发了相应补偿软件,对复合数控磨床的运动方程的建模、误差辨识与补偿分析等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对复合数控磨床结构进行分析建模,建立机床运动的精密加工方程。然后,利用激光干涉仪对复合数控磨床运动模型中所涉及的所有误差参数进行辨识。最后,应用螺纹磨削加工辅助软件进行螺纹磨削加工仿真和实验,验证几何误差补偿技术理论的正确...
针对二次聚光器结构复杂、加工工艺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设计了应用于密集矩阵式聚光模组的二次微棱镜,用Solidworks建立了三维模型,借助Zemax光学模拟仿真手段,对二次微棱镜的倾角和高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当二次微棱镜高度为5 mm、上底面边长为7 mm、工作面倾角为67.38°时,太阳能电池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大,达到最大值2.466 9 W,与不带二次微棱...
研制了一种自动精密装配系统以解决跨尺度尺寸结构的零件精密装配问题。基于对装配任务的分析,系统采用了模块化体系结构,包括计算机控制及人机交互模块、3-DOF(自由度)作业机械臂模块、1-DOF作业工作台模块、4-DOF视觉测量与螺纹副装配模块、1-DOF零件上料模块以及作业工具库模块等6部分。根据跨尺度零件特点与装配精度要求,该系统的视觉测量模块采用基于Look and Move模式的控制策略;针对...
建立了光学晶体切削力与加工参数关系的预测模型指导光学加工,以减小光学晶体飞切加工中的冲击现象,改善晶体表面质量,减小刀具磨损。根据飞切加工原理,应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光学晶体的切削力预测模型;采用田口正交设计方法设计实验参数,对光学晶体的切削力进行测试实验。然后,运用实验参数求解出切削力模型,采用方差分析技术、R2值及残差分析技术分析了切削力预测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各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后,对切削力...
为了加工微小沟槽的菲涅尔透镜模具,设计了配置B转台的超精密切削机床机电系统并研究了相关工艺。介绍了机床机构模块,设计了驱动及反馈环节。采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的方式,将Heidenhain纳米级分辨率光栅信号通过驱动器细分后,反馈给数控系统,构成全闭环控制。设计了超精密切削机床数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开放式全软件型PA数控系统。机床两直线轴组装后导轨直线度达到0.15μm/200 mm,B转台角位移分辨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