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光学仪器 光电检测技术 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元件加工 薄膜光学及技术 光计量技术 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 辐射度学和色度学 光谱技术 红外技术 空间光学 海洋光学 天文光学 生物医学光学 光学综合装置及工程设备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光学仪器及技术 LAMOST相关记录54条 . 查询时间(0.04 秒)
近期,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胡天柱博士、张勇研究员、崔向群院士等人利用LAMOST导星相机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望远镜性能监测的新技术,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望远镜的性能,确保其以最佳状态投入观测,从而提高仪器的观测和维护效率。这为产出大规模高质量光谱数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最佳的性能状态是确保望远镜高效观测运行和高分辨成像的关键因素。实时全面地监测和跟踪望远镜的性能状态是望远镜维护工作...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宗伟凯博士、付建宁教授等人发布了LAMOST-Kepler/K2时域天区中分辨率光谱巡天的首个成果,获取了约37万条高质量时域中分辨率光谱,并对首批发布数据的参数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LAMOST中分辨率光谱巡天策略、观测目标及数据处理能力均已达到了预定的设计指标。该成果为利用时域中分辨率光谱数据开展各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科学数据。美国Kepler空间望远镜...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博士生王江涛、付建宁教授、宗伟凯博士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Martin Smith研究员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布了国际合作项目LAMOST-K2(LK2)共计8.4万颗恒星的16万条高质量光谱以及恒星参数。该样本是LAMOST对Kepler空间望远镜第二阶段(K2)15个观测天区进行观测获取的。LK2项目于2015年由付建宁教授联合Martin Smith研究员及其他合作...
按照国际天文界惯例及《LAMOST光谱巡天数据政策》,2020年9月底,包含LAMOST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前六年的光谱数据——DR6数据集(v2版本)对全世界公开发布。LAMOST DR6光谱数据获得于2011年10月至2018年6月共七年的巡天观测。一期光谱巡天完成之后,2017年9月-2018年6月,LAMOST步入中分辨率测试观测时期,即低分辨率光谱巡天和中分辨率测试观测交替进行的观测模式。...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政府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苏政发〔2020〕22号)。南京天光所申报的“LAMOST的核心创新和关键技术”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后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新型大视场兼备大口径的望远镜,是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2020年1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为获得2019年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个人和集体颁发证书,全院共有10个研究集体和个人获得此荣誉。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成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工程研究集体荣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LAMOST运行和发展...
2018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由其管理和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已圆满完成一期光谱巡天观测。一期巡天共发布光谱901万,其中高质量光谱(信噪比大于10)777万,确定534万组恒星光谱参数。LAMOST发布的光谱数是世界上其他巡天项目发布光谱数总和的1.8倍。该数据集(DR5)已于2017年12月31日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
2011年10月15日“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维修改造项目LAMOST 高分辨率光谱仪方案论证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2010年10月22日-23日,近150名LAMOST项目新老建设者相聚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举行LAMOST项目工程建设总结暨联谊大会。苏定强院士、崔向群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刘晓群、南京分院原院长严寿宁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大会。大会由LAMOST项目总工艺师、南京天光所副所长李国平主持。
201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河北省省长陈全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国研室副主任江晓涓,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党组副书记方新、副秘书长潘教峰,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国研室等有关领导陪同下,视察了“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简称LAMOST)项目。
继近日入选“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后,“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落成”再获殊荣,在2009年2月10日在京揭晓的“2008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中榜上有名。
据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今早最新报道,“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评选结果揭晓。 “光谱获取率最高望远镜(LAMOST项目)落成”成功入选。这项评选活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在院士、科技人员、科技新闻工作者推荐候选新闻的基础上,由552名两院院士共同投票评选。
2008年10月16日,漫山红叶的河北兴隆,洋溢着浓浓的喜悦。这一天,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迎来了40周年诞辰的纪念庆典,更值得高兴的是,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项目)的落成典礼同时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LAMOST工程管委会主任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士、LAMOST发起人之一苏定强院士,LAMOST国际评估专家组组长理查德·艾利斯,国家自然科学...
2008年9月27日夜,中科院LAMOST望远镜在调试中一次观测得到1000余条天体的光谱。截止到发稿,在每次调试观测中,LAMOST都不断地获得1000多至2000多天体的光谱。用于调试观测的天体一般是亮于17等,光谱是在无云观测夜曝光5分钟后获得的。与国际上迄今最多一次观测只能得到600多条天体的光谱相比,LAMOST已经成为世界上光谱观测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2008年9月27日夜,LAMOST在调试中一次观测得到1000余条天体的光谱开始,到至今的调试观测中,LAMOST都不断地获得每次约2000多天体的光谱。用于调试观测的天体一般是亮于17等,光谱是在无云观测夜曝光至少5分钟后获得的。与国际上迄今最多一次观测只能得到600多条天体的光谱相比,LAMOST已经成为世界上光谱观测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