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光学工程 Nature相关记录86条 . 查询时间(0.448 秒)
近日,中国激光杂志社在上海召开了“2018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发布会,公布了入选的20项优秀成果(基础研究类与应用研究类各10项),评选委员会主任范滇元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长春理工大学姜会林院士等向获奖代表颁发了奖杯和证书。我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在Nature上发表的成果——“天然范德华晶体中面内各项异性超低损耗极化激元” 成功入选“2018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
2019年3月4日,我校物理学部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广东省光信息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刘柳教授光集成团队和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东省量子调控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调控团队,在量子存储研究以及硅基铌酸锂混合集成电光调制器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在Nature子刊——《Nature Photonics》杂志(IF=32.521,物理学一区)上分别在线发表相关论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电子工程系董俊教授应邀在光学领域顶级期刊《自然•光电子学》 (Nature Photonics)发表题为《双注入谐振腔》(“Double injection resonator”)的评述文章(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18-0286-1)。文中,董俊教授回顾了硅基光电子学在集成微波光电子学和...
近日,应世界著名出版公司Springer Nature(斯普林格自然)的邀请,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家刚教授撰写了题为《Advances in Lead-Free Piezoelectric Materials》的全英文专著(ISBN 978-981-10-8997-8),吴家刚为唯一署名作者,四川大学作为唯一署名单位。该书共分九个章节,共计522页,是国际上第一本系统介绍无铅压电材料结构、性能...
近日,我校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晁洁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同济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Solving mazes with single-molecule DNA navigators”以第一署名单位和第一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该项成果发展了具有计算能力和分子智...
2018年10月22日,华南理工大学曹镛院士团队通过化学结构微调控设计聚合物光伏材料,实现1cm2聚合物太阳电池的认证光伏效率超过12%,相关成果以“Fine-tuning of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photoactive materials for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photovoltaics”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
2018年10月22日,Nature杂志子刊Nature Materials在线发表题为“On-chip valley topological materials for elastic wave manipulation”(用于弹性波操控的片上谷拓扑材料)的研究论文,作者为严谋、陆久阳、李锋、邓伟胤、黄学勤、马佳洪、刘正猷。其中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2016级博士生严谋、副教授陆久阳和教授李...
近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与Nature Communications分别发表了西北工业大学关于非硅基材料纳米电子器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李铁虎教授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鄢勇研究员共同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赵星为两篇文章的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二极管是最“古老”、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广泛地应用于微电子、能源、射频以及光学等领域。现阶段二极管通常采用硅、锗...
光电化学(PEC)水分解直接将水和光转化为氢气和氧气而备受关注。其中,窄带隙和强载流子运输能力的Si被视为理想的高效光电阴极材料之一。然而,Si基光电阴极在光照下极易与电解质溶液(尤其是强碱电解质)发生腐蚀和钝化,限制了其在光电化学中的应用。为了强碱电解液中Si基光电阴极中能高效且稳定地运行,设计合适保护层,去除或者削弱Si基光电阴极效率和稳定性的耦合作用刻不容缓。
近期,我校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兰胜教授研究小组在硅基纳米材料发光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如果采用飞秒激光激发特征尺寸为200 nm的硅纳米颗粒的电/磁偶极共振,则硅纳米颗粒可以实现非常有效的白光发射。他们提出了一种测量单个硅纳米颗粒荧光量子效率的实验方法,并且发现相比于体材料硅,硅纳米球的量子效率提升了将近5个数量级。
2018年6月,蒋建华教授(通讯作者)课题组与南京大学、多伦多大学合作,在光子晶体领域作出重大突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论文题目是:Topological light-trapping on a dislocation。 论文讲述了二维光子晶体系统中存在受拓扑保护的零维位错态及微波段实验验证。在这项工作中,蒋建华教授提出实空间与波矢空间中的双拓扑结构,在光子晶体...
目前,最新一期国际顶级期刊Nature(IF = 40.137)正刊刊发了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单位)关于二维MXene材料液晶相在高性能电极薄膜材料设计和应用中的最新研究成果,Nature Chemistry Community对本研究成果进行了同步报道(http://go.nature.com/2L4VLzU),论文题目为“Thickness-independent capacitance of ...
近年来,针对危险、有毒、有害化学品超灵敏探测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的电子狗鼻计划(Electronic Dog’s Nose Program)、真鼻计划(Real Nose Program)、从原子到产品计划(A2P Program),以及美国国土安全局(DHS)的Cell-All计划推动下,相关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据世界毒品与犯罪组织...
2015年4月19日,南开大学2001级物理系校友刘政与合作团队完成的论文“A library of atomically thin metal chalcogenides”在顶级期刊《Nature》发表,该论文为研究各种二维TMCs的性能和潜在应用开辟了新道路,充分展示了南开物理人的科研学术实力。大面积、高质量的二维晶体材料是实现其在光电、柔性器件等领域应用的重要基础材料。其中,过渡族金属硫族化...
2018年4月19日,南开大学2001级物理系校友刘政与合作团队完成的论文“A library of atomically thin metal chalcogenides”在顶级期刊《Nature》发表,该论文为研究各种二维TMCs的性能和潜在应用开辟了新道路,充分展示了南开物理人的科研学术实力。大面积、高质量的二维晶体材料是实现其在光电、柔性器件等领域应用的重要基础材料。其中,过渡族金属硫族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