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光学工程 Science相关记录69条 . 查询时间(0.167 秒)
近期,我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电镜中心葛炳辉教授借助球差矫正电镜研究,与同济大学裴艳中教授,浙江大学朱铁军教授以及南方科大张文清教授等合作在热电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共同通讯作者分别发表在Cell的姊妹刊Joule以及能源与环境领域顶级刊物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0.067)上。在全球能源需求日益增大的时代背景下,热电材料作为一...
实验室项元江课题组、英国伯明翰大学张霜教授课题组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刘超星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非均匀的调制理想外尔超材料中元胞内部结构的几何参数,首次在光学系统中观测到手性零级朗道能级。相关成果以题为“Observation of chiral zero mode in inhomogeneous three-dimensional Weyl metamaterials”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
近日,北理工光电学院王涌天教授团队黄玲玲教授等人和德国帕德博恩大学Thomas Zentgraf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折射介质超颖表面的多通道矢量全息的显示与加密方法。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学领域著名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volume 7, Article numer: 95(2018))上,题目为Multichannel vectorial h...
近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与Nature Communications分别发表了西北工业大学关于非硅基材料纳米电子器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李铁虎教授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鄢勇研究员共同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赵星为两篇文章的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二极管是最“古老”、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广泛地应用于微电子、能源、射频以及光学等领域。现阶段二极管通常采用硅、锗...
日前,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新材料研究院李伟教授应邀在《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了展望文章《不含金属的钙钛矿铁电体》。铁电材料是一类具有自发电极化并且其电极化方向可以因外电场方向的改变而反向的材料,在电容、传感以及数据存储等领域应用广泛。自从上世纪40年代以来,钙钛矿氧化物几乎占据了工业铁电材料的大半壁江山。然而,由于钙钛矿氧化物薄膜材料的制备成本高昂并且含有毒重金属成分,研究...
钙钛矿光伏材料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能,近年来在众多光伏材料中异军突起。钙钛矿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且不需要稀有元素(图1A),备受产业界的关注。目前,实验室小面积的钙钛矿光伏电池的认证效率已达23.3%,但其稳定性和规模化制备还未能达到实用化的程度。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韩宏伟教授团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dward Sargent教授、韩国蔚山国家...
近日,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贾春阳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8年最新影响因子:30.067)上发表题为“Toward high-efficiency, hysteresis-less,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unusual doping of a ho...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唐文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论文“Room-temperature in-plane ferroelectricity in van der Waals In2Se3” 以重庆大学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被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正式发表。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曲选辉团队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30.067)上发表了题为“Zero-strain K0.6Mn1F2.7 hollow nanocubes for ultrastable potassium ion storage”的论文(DOI: 10.1039/C8EE01611A),该工作报道了一种合成均匀中空KMnF-NC...
近日,我校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周国富教授团队青年拔尖人才辇理副教授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屡获重大突破,并在国际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0.067)发表题为《Ternary Non-Fullerene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13.51% Efficiency and a Record-High Fill Fac...
近日,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楠林研究组的吴东博士及合作者在二维电荷密度波(CDW)材料1T-TaS2中发现室温下超宽光谱的光电响应现象。他们研究了室温下处在近公度CDW状态的1T-TaS2材料系统,发现当外加偏压(电场)接近CDW滑移的阈值附近时,材料对从可见光到太赫兹宽广能量区间的光辐照变得非常敏感。这一发现为实现非制冷、超宽带(包含太赫兹波段)和灵敏的光电探测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该工作...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李志远教授与其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刘之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家方博士、陆凌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方绚莱教授及其博士生杜汇丰等人组成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从中国传统的“拉花剪纸”中获得灵感,首次实现了纳米尺度的片上原位剪纸技术,制备了形貌特异的三维纳米结构,实现了通信波段光学超手征体的构建,在生物分子识别...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的朱瑞研究员、龚旗煌院士与合作者展开研究,首次采用“胍盐辅助二次生长”技术调控钙钛矿半导体特性,在提升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创下了该类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的最高记录。相关研究于2018年6月29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Enhanced photovoltage for inverted planar h...
近日,我校化学系青年教师周晶教授在国际化学领域权威期刊《Chemical 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Rationally designed upconversion nanoprobe for simultaneous highly sensitive ratiometric detection of fluoride ions and fluorosis theranostics》的论文。...
2018年5月18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主要由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共同完成的题为“3D charge and 2D phonon transports leading to high out-of-plane ZT in n-type SnSe crystals”的研究论文,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作为参与单位。我校物理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