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复合材料其他学科相关记录682条 . 查询时间(1.773 秒)
郑明毅,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镁合金与镁基复合材料的材料设计、制备及成形行为;剧烈塑性形变(ECAP、ARB、MDF)块体超细晶材料 镁基材料的织构;镁基材料的阻尼行为;镁基材料的腐蚀行为及表面处理。近年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100余篇与镁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有关的论文,其中53篇论文被SCI检索,SCI论文被引用总计323次,单篇最高引用40次。
吴昆,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镁合金以及镁基复合材料研究,在镁基材料的制备工艺、组织与性能、时效工艺、界面相研究、压缩变形行为以及超塑性研究、阻尼特性、摩擦磨损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学术成果:1.吴昆,郑明毅,胡小石,王晓军,王艳秋. 非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2. W.M.Gan,K. Wu, M.Y.Z...
刘文博,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其结构性能表征、演化与评价。主要学术成果:1.LiuWB, WangRG,ZhangHT,JiaJ,JiaoWC,XieHQ.StudiesonInterfacial StructuresandHighTemperatureMechanicalPropertiesof CF/PPEKandCF/PPE...
提升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水平,促进复合材料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要工业领域扩大应用; 引领传统材料的复合化创新研发,不断拓展与延伸复合材料的学科内涵; 为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会员、分支结构和理事单位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交流平台,促进“学会”自身建设和行业产学研合作发展。 本次大会将办成国内复合材料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交流和科技推广会议,会议详情请随时关注学会官方网站 www.c...
何莉萍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湖南省“杰青”获得者(2005)。何莉萍教授自1994年起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纳米生物复合材料、汽车新材料和功能涂层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新能源材料与装置开展了具有特色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已主持或参加了包括“863”高新技术重点项目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
伍勇华,1973年生,陕西长安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材料学院,2002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取得硕士学位,2005年起在西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任材料学院建筑材料研究所党支部副书记,建筑材料教研室主任。
雷西萍,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骨干教师,197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98至2002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化学系,获得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02至2007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聚苯胺衍生物及无机物/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同年进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从属于粉体工程教研室。工作期间曾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一职...
尹洪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系我校网络中心、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兼);我院学术学科带头人,材料科学研究所、环境材料研究所所长;西建大-海格尔高温材料研发中心主任。社会主要职务:中国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分会理事、青年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耐火材料》杂志编委、《耐火与石灰》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国耐火材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本学科为2008年新设立的博士点二级学科,原为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程学科下独立的研究方向。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学科博士点现有教授(研究员)7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0名。本学科自2002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至今已授予博士学位3名,现在读博士生5名。本学科点在致力于工程技术研究,直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同时,更注重工程科学研究,即将应用基础研究和不同学科交叉、渗透,从而在双组份纺丝...
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原为纺织工程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二级学科下的研究方向。目前具有正副教授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本专业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精通纺织结构复合材料设计、制造、性质表征方面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侧重于智能纺织复合材料的前沿研究,能熟练进行相关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结合传统纺织专业和复合材料两方面的知识和优势,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实际工程设计。
阮诗伦,1976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计算力学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随后师从程耿东院士从事三峡升船机结构稳定性及流固耦合数值分析研究,2001年在同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1.9~2006.1月在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和工作,师从余同希教授从事碳纳米管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增强机理研究,2006年1月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6.2...
程焕武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工作。曾先后参与《中碳贝氏体钢的研制》(2003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贝氏体钢的应用技术》(2004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非晶合金材料研究》、《非晶基复合材料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现在是北京理工大学王富耻教授领导的国防创新团队成员,冲击环境下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成员。 具有丰富的材料宏微观结构分析、动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及材料热处理实践经验...
张加涛,男,1975 年10月出生,徐特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 年毕业于山东建材学院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2003 年4 月在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中心获得应用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 年7 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无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李亚栋教授。2006 年9 月到2007 年11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纳米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 年1月到2011 年1月在美...
利用金属-复合材料层合板紧固件多钉连接件开展拉伸载荷下钉载分配特性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试验件为一列三钉单搭接和双搭接连接件。通过应变电测技术获得连接件典型截面应变分布, 再间接估算钉载分配比例。建立了试验件二维、三维有限元模型, 并计算获得应变和钉载分配结果。对比发现, 应变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 但钉载分配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分析表明: 基于表面应变测量估计钉载分配的方法不能反...
微观力学强度理论(MMF)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物理失效模式的复合材料强度理论。通过对碳纤维/树脂(UTS50/E51)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进行纵向、横向静载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 得到层合板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宏观强度指标。建立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微观力学模型, 获取树脂基体和纤维不同位置的机械载荷应力放大系数和热载荷应力放大系数。结合获取的应力放大系数及试验测得的单向层合板宏观强度, 计算出层合板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