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复合材料 石墨烯相关记录99条 . 查询时间(0.116 秒)
纳米材料环境风险是当前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与其生物效应的关系至今尚未有效阐明,从而阻碍了纳米材料生态环境风险的科学评估。日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高越、方重组成科研团队,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氧化石墨烯的水生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展开研究,该项目被评为“2017年本科创新项目特等奖”。作为石墨烯类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由于具有诸多优点,而作为卫生医学、...
近日,先进制造所王晓杰研究员课题组提出将少量石墨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从而提升PDMS导热性能的研究思路,并与强磁场中心方军课题组合作,在10特斯拉强磁场设备下制备出各向异性的石墨烯/PDMS复合材料。该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在强磁场下的取向可以显著地提升PDMS的热导率。研究成果发表在复合材料领域顶级期刊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
通过将纳米微晶纤维素(NCC)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制备了纳米微晶纤维素改性的石墨烯(NCC-RGO),并将其作为填料,用溶液混合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复合膜.对复合膜的结构及其吸水率,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CC能够有效的防止RGO的团聚,NCC-RGO能在水中稳定分散.NCC-RGO作为填料能够减小复合膜的吸水率,提高复合膜的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应用等离子体研究室陈长伦课题组设计合成氧化锆/石墨烯复合材料实现对Re(VII)的高效富集。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环境类的核心期刊《可持速化学与工程》(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轻质高强、抗疲劳、耐腐蚀、可设计性强等一系列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能源、建筑等领域的应用与日俱增。然而,由于碳纤维表面光滑、惰性大、具有化学活性的官能团少,导致碳纤维与基体树脂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低,界面存在较多缺陷,往往成为复合材料的薄弱环节。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先进制造所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与装备团队在石墨烯强韧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R)中的羟基与石墨烯氧化物(GO)中的羧基发生的沉淀反应来制备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然后利用溶胶-凝胶及高温热处理方法制备磷酸钒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此材料制备了电池电极,并对电极材料进行了结构和电化学表征。 结果表明,所得磷酸钒锂为单斜晶系结构,石墨烯堆叠程度显著降低,也有效避免了磷酸钒锂颗粒的团聚,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电池的充放电曲线极化较小,在3.0~4....
采用水热法将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碳黑均匀分散体系还原,制得石墨烯/碳黑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碳黑颗粒成功插入到石墨烯片层之间,且有效抑制了石墨烯的团聚,增大了石墨烯片层间距,形成具有开放纳米通道的三维结构;该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和倍率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的石墨烯
近期,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梁长浩研究员课题组在高分散超细铂/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工作已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上发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22935−22940)。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急剧消耗以及众多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人类对“绿色”能源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作为众多“绿色”能源...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刘茜研究员和王家成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小组,发展了异质原子掺杂石墨烯电催化材料的多种合成路线,其中在氮掺杂、硫掺杂和二元掺杂(N,B;N,S;N,P)石墨烯电催化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结果,发表在Nano Research, 2016, 9(3), 808–819;Carbon, 2016, 102, 58-65;Scientific Report, 20...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应用等离子体研究室科研人员采用H2/Ar混合气体等离子体成功制备了纳米零价铁/石墨烯复合材料(NZVI/rGOs),并应用于变价态易溶性放射性元素和金属离子的吸附与还原。
作为近来纳米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新兴的石墨烯由于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热学性能(导热系数可高达3000-6000 W/(mK)),受到了广泛关注。石墨烯/聚合物导热复合材料有望在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消费电子及导热聚合物材料中得到重要应用。目前,石墨烯的添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聚合物复合体系的导热性能,尽管能使聚合物导热系数提高一个数量级,但有限石墨烯添加量、无序结构以及石墨...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仿生功能材料与传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刘锦淮研究员和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黄行九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去除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他们制备的新型材料可快速、高效去除水中钴离子。
石墨烯是一种在热、电、力学性能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新型碳材料,研究石墨烯片层与高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为开发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在实现石墨烯产业化制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石墨烯/高分子复合体系相关研究,揭示石墨烯与高分子基体之间的非共价建结合机理,由此提出非化学法改善高分子与石墨烯间界面粘结的新方法。
通过改性Hummer法及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石墨烯光催化复合材料.经吸附-光催化活性实验选出光催化活性最高的含C量为1.5%(质量分数)的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在自行设计的模拟大型客机环境的气相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O3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TiO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在较短时间内对O3有较高的降解效率,且其光催化活性显著优于纯TiO2材料.初始O3浓度为(0.150~0.2...
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均为锐钛矿TiO2(PDF 21-1272),形貌为石墨烯层上负载的TiO2纳米管,其中管径为5-10nm,管长为100-300nm,是以P25(20%的金红石型TiO2和80%的锐钛矿型TiO2)或锐钛矿TiO2为钛源,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采用NaOH作为溶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利用石墨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