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材料力学 相图与相变 材料的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 金属学 陶瓷学 高分子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碳相关记录213条 . 查询时间(0.437 秒)
钢铁合金是海洋工程重大装备的关键支撑与结构材料,但在海洋复杂环境下,其运动部件面临严峻的磨损与腐蚀挑战。常规的有机防护涂料难以满足动态载荷的部件强韧抗磨蚀需求,采用物理气相沉积表面强化涂层材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先进碳基薄膜技术团队,聚焦具有优异力学、低摩擦润滑、良好化学惰性的非晶碳基涂层材料体系,在金属表...
金属/金属碳化物 (M/MC)异质结构由于具有高的活性、导电性及电化学稳定性,被认为是未来替代Pt基贵金属催化剂的理想材料之一。然而,由于层状材料不受晶格匹配的限制,其合成条件较为苛刻(如超高真空、高温及较长的合成周期)。因此,发展一种简单、通用而高效的合成M/MC材料的方法极富挑战性。利用氯化法从碳化物中提取非碳原子生成碳化物衍生碳(CDC)这一途径已经被广泛报道。通常,要实现碳化物向CDC转化...
2018年10月12日,我校在迎西校区科学楼二层会议室召开先进碳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校党委书记吴玉程、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A.V. Rogachev(罗加乔夫)教授以及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和业内领军的企业代表出席研讨会,我校材料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了研讨会。吴玉程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在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以及学校在学科...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核能材料工程实验室(筹)前期研究中子吸收硼化物陶瓷发展出颗粒表面包裹的新技术(Journal of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2017,37(15), 4524-4531; Journal of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2018, 101(9), 3780-3786),该方法突破传统的陶瓷球磨工艺效率低的难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核能材料工程实验室经过研究,制备出一种流动性好(复数粘度0.01~0.2Pa·S)、存储时间长(>6个月)、氧含量低(~0.1 wt%)、陶瓷产率高(1600℃陶瓷产率达~79wt%)、陶瓷产物中C/Si为~1.1,且1500℃静态氧化后质量变化小于3%的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LHBPCS)。样品品质获得多个应用单位的肯定。此外,该研究团队在LHBPCS固化交...
场发射冷阴极作电子源的真空电子器件具有结构简单、响应快、无辐射抗干扰、功耗低和工作温度区间宽等特点,有望实现器件频率和功率的突破以及整体性能的提升。场发射冷阴极作为真空微电子器件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器件的整体性能。冷阴极材料的选择、制备及场发射性能对冷电子源真空器件的性能和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与其他材料相比,碳基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场发射性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在国产高强高模碳纤维关键制备技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制备得到拉伸强度5.24GPa、拉伸模量593GPa的高强高模碳纤维,实现国产M60J关键制备技术突破。
自1931年氧化硅气凝胶问世以来,陶瓷气凝胶就以其低密度、高气孔率、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在高温隔热、催化剂载体、过滤和轻质结构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传统的陶瓷气凝胶基本都是由氧化物纳米颗粒构成,其实际应用往往受限于陶瓷材料的脆性和高温下的体积收缩(氧化硅气凝胶的尺寸稳定温度在600oC以下)。而陶瓷材料的脆性是由于其强的结合引起的,若想改善其力学性能,必须从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A05组研究员刘华平,致力于碳纳米管结构的分离,发展凝胶色谱法实现直径小于1nm的多种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分离制备。近年来,通过温度、乙醇以及多种表面活性剂分子协同作用,在分子尺度上调控不同螺旋结构碳纳米管与凝胶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幅提高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分离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分离制备的手性富集碳纳米管的特定发光和光电响应性质...
中子吸收材料又称中子毒物材料,通过其含有的大的中子吸收截面物质(如硼、镉、钆等)吸收热中子,从而抑制核裂变链式反应,主要用于核燃料与乏燃料贮存和运输中,以保证贮运的次临界安全。碳化硼增强铝(B4C/Al)中子吸收材料是由B4C颗粒添加到铝基体中形成的一种新型铝基复合材料,因其硼含量高、密度低、热导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外已替代传统的硼不锈钢等中子吸收材料大量应用于核燃料/乏燃料高密度贮存和运输。我...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志俊教授、李淑君教授和刘守新教授基于课题组在生物质发光碳点方面的研究积累以及对国内外同行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并撰写了生物质发光碳点的综述。该研究成果以“Review of natural product-derived carbon dots: from natural products to functional materials”为题发表在生物质领域的top期刊...
据西安交大2017年9月27日通报,该校电气学院科研人员在碳素材料研究过程中取得突破,合成了碳的又一个新型同素异形体。据介绍,2011年,科学家通过计算预言了T-carbon(T型碳)的可能性,但从来没有人观察到、能够在实验室合成。近日,西安交大电气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牛春明千人团队张锦英研究小组,通过皮秒激光照射悬浮在甲醇溶液中的多壁碳纳米管,在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先导B专项等资助和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学姚裕贵研究组(潘斗兴博士后,姚裕贵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王自强院士团队合作,为石墨烯泡沫建立了介观理论模型,合理描述了石墨烯泡沫特有的多峰本构行为与韧性断裂模式,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期刊《纳米》上【ACS Nano, DOI: 10.1021/acsnano.7b03474】...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和面上项目支持下,我校材料学院周玉院士团队骨干成员李保强副教授在基于纳米碳点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生物材料体内降解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长文形式(Full Article)发表在国际生物材料领域的权威期刊《生物材料》(Biomaterials)上(影响因子8.40,DOI:10.1016/j.biomaterials.2017.08.039),为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生物材...
气凝胶曾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高技术领域及建筑、工业管道保温等民用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从结构上看,气凝胶是由零维的量子点、一维的纳米线或者二维的纳米片等低维纳米结构经三维组装而成的超轻多孔纳米材料。低维纳米结构的各种变量,如几何形状、尺寸、密度、表面形貌、化学属性等参数,都会对最终获得的气凝胶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迄今为止,已有多种低维纳米结构组装成功能各异的气凝胶,但这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