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有机高分子材料 >>> 塑料、橡胶和纤维 功能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液晶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有机高分子材料相关记录1053条 . 查询时间(1.419 秒)
对莱钢常用的含铁炉料单矿及混合搭配进行了熔滴性能试验,通过试验分析:高碱度烧结矿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优良的熔滴性能;酸性料中D块矿熔滴性能优于J球团;三元搭配结构中,随着D块矿配加比例增加,熔滴性能改善,更有利于高炉顺行。莱钢目前较适宜的炉料结构为“70%A烧结矿+(0~10%)J球团+(20%~30%)D块矿”,应在30%范围内增加D块矿使用比例。
舰船水润滑橡胶尾轴承的橡胶层在受载时极易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与轴颈间水楔的 形状发生变化,影响摩擦副的摩擦性能。橡胶层变形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橡胶层的硬度及厚度。 针对这两个因素,在尾管轴承实验台架SSB-100 上进行了试块实验,测定了各种工况下的摩擦系 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双因素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橡胶层的厚度、硬度及其交互 作用对试块摩擦性能的影响中,以橡胶层的厚度最为显著,硬度...
采用透明材料ITO和AZO为源漏电极,在室温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作了底栅结构的非晶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实验发现,制备的薄膜晶体管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开关特性。其中采用AZO为电极的薄膜晶体管的场效应迁移率为1.95 cm2/V·s,开关比为4.53×105,在正向偏压应力测试下,阈值电压的漂移量为4.49 V。
以2-甲基蒽醌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3,3'-二甲基-9,9'-联蒽,并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和表征。该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步骤少,收率高,绿色环保。同时探讨了不同还原剂及配料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并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对其光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出明亮的蓝光,发射中心波长位于447 nm处,荧光量子效率为是9,9'-联蒽的1.18倍,...
蓝相液晶具有高度流动的自聚集的三维立方缺陷结构,在高度手性的液晶中,它们存在于狭窄的温度区间。分子中引入适当的手性中心可以制得蓝相液晶。由于氟原子的特殊性,在液晶核分子中引入含氟二苯乙炔,可以得到黏度低、双折射率及清亮点高的液晶材料。文中介绍了6类含手性端基的含氟液晶化合物(其中有一个化合物不含氟原子)。通过偏光显微镜和DSC 对其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有13个化合物显示蓝相;化合物结构...
成功地合成了二胺单体十二烷氧基苯-4',4″-二氨基三苯胺(DPDTA),并用此单体与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MMDA)和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共缩聚,采用低温缩聚-热酰亚胺化、通过调节共聚物组成制备了2种聚酰亚胺(PI)。利用FT-IR、NMR、UV-Vis 与DSC 等手段对合成二胺单体及PI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了其取向性能、透光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X射线和径向分布函数研究分析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结果表明,PAN原丝中存在着与石墨类似的结构,该结构是石墨微晶结构形成的重要基础;PAN大分子链最近邻链间间距为0.688 nm;碳化温度在500~1250℃范围内的碳化纤维中的第三近邻距离均大于石墨晶体的第三近邻距离,表明碳纤维中没有形成平面构型的六元环石墨烯层片;在整个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纤维结构经历了长程有序-...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RAFT-PS),并通过紫外光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膜。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RAFT-PS对PDLC的微观形貌、光聚合动力学、液晶向列取向程度以及电光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PDLC的微观形貌的关键因素是RAFT-PS的分子量,而不是聚合物基体分子量。通过调整RAFT-PS的分子...
Re(Ⅰ)配合物能够产生较好的自旋轨道耦合,其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0%,比荧光材料高3倍。因其具有相对短的激发态寿命、室温下高的磷光量子效率、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关注。文章对Re(Ⅰ)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Re(Ⅰ)配合物分子设计与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压电喷墨打印方式在氧化铟锡(ITO)玻璃上直接图案化打印聚(4-乙烯基苯酚)(PVP),研究了不同浓度PVP的电学特性,从电容、漏电流、击穿场强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打印方式得到的PVP绝缘层在0~40 V的外加电压下,漏电流密度在10-11~10-8A/cm2范围内,为打印方式制备高性能交联PVP(CL-PVP)介电层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手征向列相(N*)液晶能够选择性反射入射光,但其反射波宽一般小于150 nm。利用负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相液晶SLC10V513-200与手性化合物R1011、CB15配制出5种N*液晶,其反射波长能够覆盖整个可见光波段。使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界面聚合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8.0 μm的5种N*液晶聚脲微胶囊之后,将相同质量的5种微胶囊混入OP-10与IPDI中制备出微胶囊的凝胶。对80.0...
俄罗斯专家来华访问     高分子化合物       2012/10/9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98)国科金外字第08号文关于对俄合作项目纳入中俄两基金会协议的计划安排,俄罗斯科学院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所所长,俄科院通讯院院士伊费帕纳林教授和化学博士尼·伊·柯捷里尼可娃研究员,于1999年12月11~24日来华参加合作项目例会和学术活动。俄罗斯专家在华期间,主访中国林科院林化所。中俄双方举行了工作例会,讨论了合作研究项目"微晶纤维素与生物活性物复合机理的研究"的进展情况,...
介绍了3D显示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目前3D显示的主流技术类型,包含了眼镜式3D技术以及裸眼式3D技术,其中眼镜式3D技术包含色差式3D技术、偏光式3D技术和主动快门式3D技术;裸眼式3D技术包含视差屏障式3D技术、柱状透镜式3D技术、指向光源式3D技术和多层显示式3D技术。阐述了各种3D显示技术的基本实现原理和应用领域、并对涉及液晶显示的几种3D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结合液晶材料的特点与3D液...
以联苯为原料,经傅克酰化、溴代、格氏和氧化反应,制备了4-(4-乙酰基苯基)苯甲酸;以苯甲醚为原料经傅克酰化,醚解制备了4-乙酰基苯酚;两者再经酯化、还原、脱水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官能团聚合物材料单体4-(4-乙烯基)苯基苯甲酸-(4-乙烯基)苯酯,基于联苯的总收率为7%~10%,其结构经1H NMR和FT-IR确认,并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液晶性进行了研究。
Plastic wastes are a major environmental concern that needs to be dealt with to minimize the amou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and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us enhancing the sustainability concep...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