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相关记录1622条 . 查询时间(2.268 秒)
为研究DZ483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元素偏析行为对糊状区内液相密度的影响, 采用等温凝固结合水淬法对合金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凝固实验. 利用OM 和SEM观察试样的凝固组织, 利用EDS测量固相和剩余液相的元素含量, 并根据剩余液相的成分计算其密度. 结果表明, DZ483合金的开始凝固温度略低于1335℃, 在1325℃液相中开始析出富含Ta和Ti的MC; W和Co为负偏析元素, Mo, Ta和Ti...
为揭示磁脉冲成形的增塑机制, 采用理论分析与微观组织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5052铝合金板材磁脉冲动态拉伸过程中动态成形行为和塑性失稳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惯性力在动态成形中起主要作用,惯性力对试样的结构失稳具有抑制作用, 从而使试样的塑性提高并产生分散失稳;5052铝合金动态成形和准静态成形的成形性质相似, 不会产生特殊的组织结构,塑性变形机制均为位错滑移机制; 准静态成形过程以均匀单系...
本文采用EBSD技术研究了室温下AZ31镁合金单轴压缩实验中不均匀变形对孪生行为的影响. 死区、易变形区、自由变形区处孪生分数统计结果表明, 当应变小于8%时, 3处孪生分数不相等, 应变增加到8\%时, 3处孪生分数均达到90\%左右, 孪生基本完全, 不均匀变形在低应变下对3处孪生分数影响很大, 而在高应变下影响很小. 对2\%应变下3处孪生变体选择机制进行分析, 发现80%以上开动的孪生变体...
通过热处理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了热变形条件下Fe-0.2C-2Mn合金先共析铁素体转变动力学. 金相观察表明, 热变形细化铁素体组织, 并使铁素体形貌趋于等轴状. 在PLE/NPLE理论基础上, 运用Pillbox模型和抛物线长大模型计算了变形前后铁素体的晶界形核率和长大系数, 结果表明, 过冷奥氏体变形促进NPLE模式下铁素体形核的主要原因是奥氏体晶界面积增加和元素扩散加快, 而PLE模式下则是相...
采用光学浮区定向凝固炉, 对Ti-43Al-3Si合金进行引晶定向生长研究.从直径70 mm铸棒中切取直径9 mm多晶棒为籽晶, 在5 mm/h的速度下引晶生长出了微观片层平行于生长方向的定向合金. 采用OM对获得试样的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在开始凝固的L+α+β三相共存区中, 多晶棒有效引晶并控制了心部α相, 并在曲面生长条件下逐渐发展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组织结构. 对实验中多晶籽晶的选取、三...
利用自行研制的激光悬浮区熔设备制备了Al2O3/YAG/ZrO2 三元过共晶自生复合材料. 在过共晶成分下获得了不含初生相的全共晶层片状组织.详细分析了固/液界面形貌形成原因, 并由界面形貌出发阐述了Al2O3/YAG/ZrO2 三元过共晶组织织构化趋势.结果表明, 低凝固速率下, 三元过共晶成分下层片间距大于三元共晶成分下层片间距,而在高凝固速率下则相反, 这主要是由于ZrO2的加入影响了体系的...
研究了Al-6.3Zn-2.8Mg-1.8Cu铸造铝合金的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 研究表明,在金属型铸造条件下, Al-6.3Zn-2.8Mg-1.8Cu合金的铸态组织为近等轴晶,相组成为α(Al)基体、枝晶间α(Al)+η(MgZn2)共晶、晶内游离η相(MgZn2)、少量T相(Mg3ZnxCu3-xAl2)及少量颗粒状Al7Cu2Fe. 固溶处理后, 原铸态组织中的η(MgZn$_{2}$)相大...
采用高功率激光束单次冲击3种厚度(1.3 mm, 1.7 mm, 2.1 mm)的2024铝合金薄板靶材, 利用STSS-1应力检测模块采集靶材背面应变片的动态与静态应变信号, 并用XRD技术检测了靶材表面残余应力. 建立了2024铝合金薄板靶材激光冲击波加载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描述了靶材内部应力波结构及传播规律, 解释了冲击区域残余拉应力产生的原因. 结果表明, 激光冲击2024铝合金薄板靶材时,...
利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 SEM, TEM和相分离方法, 研究了5种Hf含量的FGH97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 Hf在γ基体、γ'相和MC相中的分配,以及Hf对γ'和MC析出相的数量、组成和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Hf主要进入γ'相和MC型碳化物,γ'相变为(Ni,Co)3(Al,Ti,Nb,Hf),MC碳化物变为(Nb, Ti, Hf)C. 随着合金中Hf含量的增加, Hf进入γ'相的比例基本...
研究了无Re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98M在900℃时的高周疲劳性能. 结果表明: 该合金的疲劳寿命随着应力水平的升高而减小, 且缺口降低了合金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 900℃时光滑和缺口试样的疲劳强度分别为574和360 MPa; 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 发现缺口试样为多裂纹源断裂,裂纹主要萌生于缺口根部应力集中区域, 而光滑试样为单一裂纹源断裂, 裂纹源起始于试样表面、次...
分别以预合金粉末和混合元素粉末为原料进行激光多层沉积Ti-6A-4V合金, 采用XRD研究了预合金粉末、混合元素粉末和沉积试样的相组成,采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沉积试样的凝固组织. 结果表明, 预合金法激光多层沉积Ti-6Al-4V合金的凝固组织由外延生长的柱状晶组成,且随激光功率的提高, 合金凝固组织倾向于由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 随着激光功率由1600 W增加至2700 W, 混合元素法激光多层沉积...
对AZ21镁合金进行了降温多向压缩变形, 利用OM及SEM/EBSD技术观察和分析了其显微组织和微观织构的演化. 结果表明, 随着变形道次的增加,晶粒尺寸迅速减小, 经4道次的变形晶粒可细化至0.8 μm.高温变形时生成的相互交叉的扭折带可将原始晶粒有效地分割而细化.673 K第1道次变形至ε=1.2时, 几乎所有的晶粒都发生了90°的转动, 基面由变形前平行于压缩方向转至与压缩方向垂直,基面织构...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LMC)工艺和成分优化设计, 制备出一种高温性能优异的低Re含量第二代柱晶高温合金DZ59, 通过扫描电镜(SEM), 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其组织特征及蠕变断裂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合金的蠕变断裂性能. 结果表明, DZ59合金的高温蠕变断裂性能超过一代单晶合金, 并接近二代单晶合金的水平. 发现柱晶高温合金的二次晶界反应(SGRZ)现象, 表明SGRZ受温度和应力的控制, ...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具有孔洞缺陷的铜网碳膜上成功地溅射了一层厚度100nm,具有圆形缺陷的坡莫合金薄膜。结合常规透射电镜分析测试,研究了此类缺陷的形成机理及结构性质。利用洛伦兹透射电镜观察缺陷对周围磁矩的影响,以及在磁化反转过程中,缺陷对畴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类缺陷是不同于膜本身的第二相弱磁性材料,它对畴壁的运动有着先排斥后吸引的钉扎作用。
利用扫描透射电镜技术结合第一原理计算,研究了新型高强Al-4.0Cu-1.0Li(wt. %)合金在165℃单级时效过程中T1相(Al2CuLi)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T1相存在两种生长方式,一种是沿着它的c轴方向正常生长,另一种是通过T1相的变体成核生长。T1相的变体由两个T1相单胞组成,并在两个单胞中间存在一层Li原子。通常,T1相的变体存在于Li原子过剩区,这种变体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