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半导体技术 >>> 半导体器件与技术 >>>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学术机构 半导体器件与技术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2.407 秒)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首批建设的十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1984年获准在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建设,1987年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创始人为我国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民华先生。实验室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秉承“需求牵引,单晶为本,敬业团结,育晶育人”的建设宗旨,以功能晶体材料和器件为研究重点,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中不断成长,为我国军民高新领域提供了关键核心光电材料保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创刊于1959年,是全国最早的电子类期刊之一。《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术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国内权威数据库列入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Scopus、INSPEC等国外重要文献检索机构收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
随着半导体发光器件从照明向高附加值显示领域拓展,并逐渐向光通信领域渗透,新兴领域对器件的发光效能、光色品质及微型化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为了突破半导体显示与光通信器件技术瓶颈,2018年1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批建设,半导体显示与光通信器件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学校获批的第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半导体发光高附加值显示与光通信等领域,开展核心半导体显示与...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由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根据我国光电子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要求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依托中科院半导体所组建并运行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旨在针对国家亟需的光电子器件开展工程化研究,为产业化提供所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成套工艺。工程中心于1992年7月1日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计科技函〔1992〕29号文件,批准成立,并于1996年12...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源于1958年抚州地质专科学校(本科)“电子仪器教研室”及兵器工业学校机械系,是以核电子学与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应用、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先进控制与智能设备、军工与新能源机械、先进制造等专业方向为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学院。学院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机械工程、控制工程三个硕士点,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五个本科...
2018年10月,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东南大学-无锡新洁能半导体功率器件联合研发中心”,在功率器件领域进行深层次合作,开发世界级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市场与应用需求的功率器件及模块,包括发展战略研究、新一代功率器件结构研发以及前期预研项目的开展等,加速功率器件新结构、功率器件可靠性、功率器件封装、功率模块及应用等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无锡新洁能公司...
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微纳电子前沿技术研究所拥有一支富有创新活力的学术梯队。现有专任教师5名,其中教授3名,百人计划研究员1名,特聘研究员1名,包括国家特聘教授1名,IEEE Fellow 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1名。教师中有4人拥有海外博士学位,为留学归国人员。研究所坚持“求是、创新”的浙大校风,坚持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和高素质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重视学风建设,倡导严谨、...
微电子学院位于山东大学济南校区,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全国26所)。学院以培养国家核心技术人才为己任,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强化校企合作与实践,主动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子研发中心主要由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半导体所实验区所组成。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在科技部组织的历次评估与总结活动中均名列前茅,在2002年和2007年信息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实验室重点研究基于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低维纳米结构材料的新型光电子器件以及集成器件,特别是具有应用导向的新型光子功能器件。设有硅基光电子器件与集成,硅基光波导器件...
北京大学微电子所可靠性研究室成立于1985年,在王阳元院士和谭长华教授及许铭真教授的领导下,以研究栅氧化层可靠性为主,开展半导体可靠性的研究。从1985年开始,先后承担了“七五”、“八五”到“九五”等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并于1998年,与著名国际公司MOTOROLA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至今。现有固定工作人员6名,其中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1人,工程师1人。目前承担了国家973、国家...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新器件研究室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器件结构、材料、工艺、模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有教师7人,其中4人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后研究人员2人。是一个充满生机、勤奋进取、富有创新的集体。新器件研究室先后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及部委级科研项目以及与日本富士通、韩国三星等公司...
基于宽禁带电子器件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王阳元院士倡仪下,集结了微电子研究院相关课题组的科研骨干,于2004年成立了北大宽禁带半导体组。从成立之处,课题组得到了微电子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开展了针对GaN基微波功率HEMT器件设计、工艺、模型和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