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分布式处理系统 >>>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人物 分布式处理系统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2.15 秒)
朴秀峰,1965年9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2002年在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从事软件研发工作,承担并完成20多项科研项目。2002年后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论文近20篇...
王刚,男,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于南开大学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研究兴趣包括海量信息存储、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搜索引擎等。特别在分布式存储系统可靠性技术、云存储用户数据隐私保护、搜索引擎性能优化等方向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在计算机等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IEEE JSAC、IEEE TC、TOIS、ACM TOS、I...
张志威,男,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2014至201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加入香港浸会大学,任职研究助理教授。2019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块链系统,分布式系统优化,以及基于图数据的挖掘,算法分析,机器学习模型等。已发表计算机学会(CCF)推荐A类论文多篇,其中包括...
李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评审专家,博士点基金/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CCF互联网专委会委员,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委员,YOCSEF委员,北京市青少年后备人才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及分布式系统方面的研究。承担了国家973课题、863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防重点型号、预先研究项目、技术基础等多项国家级和部级项目,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奖等科研奖励。在国内外期...
吕强,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并行分布式处理、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在分布并行计算平台下,利用元启发并行化和机器学习手段研究生物宏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他海外资助项目年均1项;已在《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和其它SCI二区、CCF-B区杂志、会议发表论文10篇以上。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曾获江苏省科技进...
樊建席,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获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连续四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2014-2017,计算机科学),中国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会委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与分布式计算,计算机网络,算法与图论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项目编号:61572337、611700...
周晓峰,教授,博导。1986年毕业于河海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并留校任教,其间获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系统集成与软件复用、领域工程与水利信息化等。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完成了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基金项目、以及“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数...
吴黎兵,男,1972年11月,民革党员,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教授/博导,IEEE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现任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CCF YOCSEF武汉副主席。2011.03--2011.09美国University of Kentucky计算机科学系访问学者。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
贾小华,198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日本东京大学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1996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讲师,1996年-至今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讲座教授,2000年武汉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吕强,1965年4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分布式计算、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等。在《软件学报》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发表论文16篇,其他论文34篇;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和软件3部,参编出版其他著作15本。
金惠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容错计算机,分布式计算机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主讲《接口与通信》、《容错计算机原理和系统》课程。他主持研制的“四余度飞控容错计算机原理试验样机”及时提供给飞机总体所进行十号飞控原理性综合试验。主持研制的“非航空电子模拟综合装置(NASI)已用于十号NAMP验证和系统综合,荣获航空科技进步二等奖,型号研制三等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