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光纤光学及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光纤光学及技术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2.287 秒)
赵栋,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光纤与光电子技术。
谢尚然,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青年人才),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准聘教授,特立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光镊、精密测量、光纤传感等。分别于2007年与2013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工学学士与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廖延彪教授,读博期间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鲍晓毅教授课题组访问。2013年7月起加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Philip Russell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2015年11...
王晓玲,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纳米光学、光纤技术、光图像处理。参加社会团体: 中国光学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美国光学学会。承担教学任务:本科课程:光纤通信技术,光度学与色度学,光显示与光存储。
梁密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飞秒激光加工与光纤传感应用、微纳制造工艺与智能感知器件。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超快微纳制造机理及新方法,2017-06-2021-06,3754万元, 已结题,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集成电路新型钌金属栅的化学机械抛光机理研究,2021.01-2024.12,58万元, 在研,参研.
张健,副教授。研究方向:微纳光子学、等离激元纳米材料及应用、光纤传感。参加学术团体: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会员、北京光学学会 会员。
张雯,副教授,硕导光纤传感。研究方向:光纤传感、微纳机电系统技术、检测技术及仪器。参加社会团体: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心血管分会委员。《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英文编辑。
孙广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成果:1. 基于光纤传感网的飞行器变形监测技术、2. 浮空平台气囊形变光纤监测技术与系统、3. 软体手术操作器力位光纤组合传感技术、4. 基于光纤传感器的介入器械实时导航技术。
鞠涛,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微波光子、光纤技术。科研项目:[1] ××固体激光器研究,**预研,经费220万,主持;[2]低重频、高能量××激光器研究,**预研,经费150万,主持;[3]神光Ⅲ主机装置××组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经费1200万,主持。
司马朝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ORC)博士,欧盟“玛丽·居里”学者,IEEE高级会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与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光学气体传感、平面集成光器件、特种光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
赵志勇,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学者(晨星岗)。分别于2012年、201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其中2014-2015年获国家公派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联合培养,2016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2017-2020年在香港理工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20年冬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围绕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机理探...
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传感、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在磁响应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微纳光学器件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Photonics Research、Optics Letter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超150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担任O...
2011年于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6年于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光学博士学位,2014-2015年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与工程学院访问学习。2016.07加入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主要从事光纤光电集成器件、光自旋(与圆偏振态相关)和轨道(与螺旋相位相关)角动量的产生、调控及其应用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在ACS Photonics、Nonapho...
1960年生于河南灵宝,1996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先后在北京交通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Virginia Tech)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调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2018年调入广东工业大学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期间,先后担任光学与光电子学科副主任、信息科学部...
温坤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兴趣包括:微纳光电子器件设计、光纤传感技术:1) 针对光纤光栅滤波器、传感器的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铁路轨道以及风电设备的健康监控;2) 研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亚波长光子器件,已提出基于金属-介质-金属波导结构的光滤波器、光环形器、传感器等器件模型。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广东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
工作经历:1.2010.9 – 2012.9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2.2012.12 至今: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教育背景:1.2002.9 – 2006.7: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本科,应用物理学专业; 2.2006.9 – 2010.8: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物理电子学专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