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高分子材料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高分子材料学相关记录151条 . 查询时间(3.715 秒)
周峻,西安大学新型储能与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新能源装置及材料;纳尺度绝缘材料电热耦合特性研究;高分子绝缘复合材料界面特性研究;特高压绝缘子残余应力模拟与检测。
曹建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锻造、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成形过程模拟仿真工艺优化和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形态控制方面的研究。
陈世炳,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学院副教授,科研方向为1.液晶材料;2.发光材料;3.超分子材料。
向萌,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
朱云峰,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4 -2010.10在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生物医用与复合材料研究所 (Institute of Composite and Biomedical Material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IMCB-CNR)工作。东南大学博士后,江苏省“科技副总”、“双创博士...
李树芹,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王向鹏,男,1989年8月生,山东东营人,硕士、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化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并获硕士学位;2016年任教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现任应用化学党支部副书记,2021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主讲《无机及分析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及应用》、《精细化工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等课程。主要从事高分子功能材料...
李育智,副研究员,博士,1991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2014年6月获暨南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学士学位;2019年6月获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阶段在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印刷显示器件的研究,在印刷氧化物薄膜晶体管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开发工作。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TCL华星光电联合博士后,博士后期间从事应用于LCD的IGZO GOA...
王恒,男,博士,副教授、特聘研究员。2009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15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到2016年于日本北海道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到2020年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20到至今,任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超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
王永飞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研方向:能量转换材料、高分子材料。
杨为家,五邑大学副教授、硕导,本人长期从事IIIV族、氧化物薄膜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主要围绕未来光电集成系统中的关键光电材料、光电探测器设计、关键电子元器件开展研究。同时,立足先进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积极探索气敏传感器和柔性应力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李德强,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基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修饰、自组装、智能响应及其应用(药物缓释载体、CNCs基光子晶体膜等);2.有机污染物吸附分离、催化降解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刘鹏,华中科技大学纳米材料多相催化实验室副教授,研究领域及兴趣:多功能纳米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环境友好催化过程的开发;替代热催化的高效可见光催化有机合成;能源和环境催化中协同催化作用的构建,包括绿色氧化、生物质转化、环境污染物的消除等;金属-载体协同催化作用机制的揭示。
彭文才,男,1980年1月出生,籍贯河北泊头,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AIChE J》、《New J Chem》、《Cat Chem》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被多种国内外学术刊物聘请担任论文评审专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