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电化学工程 >>> 电池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人物 电池相关记录361条 . 查询时间(2.61 秒)
童晓峰,1991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2009年毕业于江苏大学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丹麦科技大学能源转换与存储系获博士学位,期间在荷兰特温特大学访问交流。主要开展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燃料电池/无机膜及相关测试分析与表征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
刘建国,华北电力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电池动力分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氢能与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引用超过6300次,H因子为42,承担了国家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武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先后在韩国仁荷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北海道大学和挪威科技大学以博士后、JSPS研究员、COE特聘助教授资格,从事氢能源材料、器件及供氢系统的研究工作。现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常务理事、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材料联合体(IUMRS)出版委员会主任,C-MRS能源转化与存储材料分会副秘书长,国际期刊“Progress in Nature ...
王利刚,教授、博导,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制氢方向负责人、“氢能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2009年获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起留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2016年以最高荣誉获柏林工业大学过程科学学院工学博士学位;2015-2020年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展博后研究;2020年受聘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邓魁荣,硕士导师,五邑大学高层次人才,江门市二级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 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具体包括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液体电解质、凝胶电解质、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锂金属负极界面调控。
曹小兵,男,工学博士。2018年7月获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荣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和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2019年2月就职于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
刘争,副教授, 江门市高层次人才,江门市先进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从事锂/钠离子电池材料、固态电解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对材料结构及表面的设计与改性,优化电极材料性能,调控电极|电解质界面离子传输,并采用原位电化学手段进行深入分析。
姜楠,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讲师,研究领域:1.燃料电池。2.光/电催化。
吴光平,男,博士,山东聊城人,中共党员,中北大学副教授/硕导。2017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并获工学博士学位,师从“长江学者”魏子栋教授;2017年7月加入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燃料电池公交车关键技术和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开发工作,2018年9月加入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从事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电堆及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燃料电池领域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三...
郝勇,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Science Bulletin副主编,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副主编,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力学分会委员。研究方向太阳能热利用;分布式供能系统;燃料电池。
谢小银,副教授、博士。2019年在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7月在韩国嘉泉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21年作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兼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硕士生导师,2022年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之“楚天学子”。
白露,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2008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董绍俊院士),随后留所从事生物电分析化学研究(助理研究员),2015年1月进入中北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科部(讲师/副教授),2018年12月加入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I...
佘希林,教授,材料学博士,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创新类)。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生合作导师,现任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科研领域:(1)氧气还原反应(ORR)碳基催化剂;(2)氢燃料电池的膜电极和电堆中试研究与工业化;(3)一维纳米材料工业化生产与市场推广。主持山东省科技厅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
郑莉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改性;2.锂离子电池安全性;3.固态电池电解质优化设计。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岛市博士后应用项目1项,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横向项目5项。奖励:获得201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1位次)。
党雪平,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复杂分子体系中的量子动力学理论、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荷及能量转移动态过程的研究及中性铜(I)配合物热激活延迟荧光发射体的理论设计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发表论文30余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