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61-375 共查到人物 化学工程相关记录3094条 . 查询时间(2.64 秒)
李振,男,副教授,汉族,1985年3月出生。201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河西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工作。河西学院第三届祁连人才工程青年骨干教师。主持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博士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项;甘肃省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9篇。获得河西学院首届微课教学比赛(理工组)优秀奖。河西学院第九...
闫盆吉:男,1980年11月生,民勤人,理学博士,副教授。承担公共《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授课任务,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创新基金、甘肃省黏土矿物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重点项目、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各1项,发表SCI论文12篇,荣获甘肃省2014年优秀团干部、河西学院2021年优秀共产党员,河西学院2012、2013优秀辅导员,201...
徐胜利,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高速气流中的多相流与化学反应流、与冲击相关的流体界面和流固耦合、化学反应流场激光和光谱诊断。
张锡文博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特别研究员(教研系列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生物流体力学,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微纳介观流体力学。目前专注于表面微纳结构与血液相容性,人工心脏、微流体等方面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同时长期致力于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流体动力与控制方面的研究。
陈善帅,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副教授,研究领域:木质素催化降解转化制备先进液体燃料或高附加值芳香化合物、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研究。
黄亚琼,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副教授,电子邮箱:850046724@qq.com,主要研究方向:阻燃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
郑花,女,工学博士,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高级实验师。电子邮箱:zh2012hust@163.com。
刘闯军,男,汉族,1987年3月生,河南汝州人,群众,副教授,博士,黄淮学院文明教师。
董维阳,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新型环境材料研制;光催化。
杨天让,男,1990年出生于安徽。201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机械工程系州立燃料电池中心。参与多项美国能源部重大项目,曾任美国西北大学项目组首席研发人员。2020年9月通过人才引进入职华北电力大学。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员,美国化学学会会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固态离子学会会员,累计发表SCI论文30余篇。多次访问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氢能技术相...
弓亚琼,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可持续能源催化转化与储存的新材料、新技术。
谭爱东,男,1989年11月生,山东德州人。2008年09月-2012年06月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09月-2015年06月就读于华侨大学,获应用化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5年09月-2018年06月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获无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18年08月-2021年08月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助理研究员;2021年入职华北电力大学,副研...
童晓峰,1991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2009年毕业于江苏大学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丹麦科技大学能源转换与存储系获博士学位,期间在荷兰特温特大学访问交流。主要开展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燃料电池/无机膜及相关测试分析与表征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
王利刚,教授、博导,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制氢方向负责人、“氢能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2009年获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起留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2016年以最高荣誉获柏林工业大学过程科学学院工学博士学位;2015-2020年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展博后研究;2020年受聘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刘建国,华北电力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电池动力分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氢能与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引用超过6300次,H因子为42,承担了国家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