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 >>> 燃烧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人物 燃烧学相关记录236条 . 查询时间(1.778 秒)
蔡小舒:教授,博士生导师,热能工程学科带头人, 颗粒与两相流测量技术研究所所长。1. 光散射和超声颗粒测量技术和仪器开发;2. 两相流在线测量技术和仪器开发;3. 温度测量新方法及火焰监测和燃烧诊断新方法;4. 排放和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新仪器的研究和开发等。 上述研究方向涉及到动力机械,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纳米技术、环境工程、过程工程、光学、声学等许多学科领域,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和...
齐建荟,男,1989年11月生,山东潍坊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哲学博士 (Doctor of Philosophy, Conferred 01/03/2019),山东大学工学硕士、学士。现任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超临界CO2动力循环、涡轮机械数值建模及仿真、超临界CO2涡轮机械叶型优化、基于CO2的混合工质传热...
教育背景:1996-2000年,山东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2002年,山东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2007年,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2013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教育背景:2003-2007年,山东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士;2007-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热能工程,博士;2010-2012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化工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王庆松,男,籍贯济南钢城区,博士、博士后。现为山东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山东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学位中心、山东省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业委员会理事、首批山东省节能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崔琳,男,200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能动学院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教授。教学工作:承担过本科生《大学计算机基础》、《传热学》、《洁净煤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以及研究生《能源与环境》等课程的教学。研究领域:主要致力于烟气污染物控制方面的研究,包括燃煤烟气细颗粒物高效控制技术、半干法-湿法脱硫节能增效技术、脱硫废水处理及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氧化脱硝技术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
苏磊,女,2011年7月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副教授。
学习及工作经历:1982年-1986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热能工程专业 学士学位;1989年-1992年,于东南大学获热能工程专业 硕士学位;2000年-2007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 热能工程专业 博士学位;1986年-1989年, 武昌锅炉容器厂单位任 工程师 职务。
刘勇,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9。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学习及工作经历:1980.9~1988.7清华大学本科、硕士;1988.7~至今,武汉大学动机学院工作。
学习及工作经历:2004-2008,学士,华中科技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8-2014,博士,华中科技大学,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热能工程;2011-2013,访学,Chemic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2014-2016,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热能工程;2017-至今,副教授,武汉大...
学习及工作经历:1984年-1988年,于 华中科技 大学获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 学士学位;1988年-1991年,于 华中科技大学获 热能动力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硕士学位;1999年-2005年,于 武汉大学获 流体机械及工程 专业 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 武汉大学任 教师职务。
学习及工作经历:2021.07-至今 武汉大学,特聘副研究员;2019.03-2021.06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2017.10-2018.10 (美)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CSC联培;2013.09-2019.06 华中科技大学,热能工程,工学博士;2009.09-2013.06 山东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工学学士。
宫长明,2012.11-至今 大连民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研究领域: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发动机代用燃料、发动机非法规排放检测技术。
郑树,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燃烧污染物生成机理,燃烧检测,热辐射分析等。构建了多种碳氢燃料气体的非灰辐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辐射强度测量碳烟温度和发射率分布的方法,实现了碳烟详细反应机理与非灰辐射传热的耦合数值求解,解决了高方向分辨率气固两相辐射传热复杂求解问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结题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国博...
李建波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3月博士毕业于西澳大利亚大学,师从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张东柯教授。目前从事的研究包括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高钠煤燃用过程中灰的积灰结渣特性、碱金属释放捕捉特性等。现阶段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它一般纵向和横向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2项;主讲《专业外语》和《工程伦理学》课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