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天文光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天文光学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3.128 秒)
宫雪非,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分别在2001年和2007年于本所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胡中文,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天文光学仪器专家。现任天文光谱和高分辨成像技术研究室副主任。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
袁祥岩,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望远镜新技术研究室副主任。1998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2003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1月--2009年7月在英国Durham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近地层自适应光学的研究工作。兼任科研一支部书记。
吴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天文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迈克尔逊型恒星干涉仪子系统—光学延迟线系统的研究》,发表论文5篇。
张勇,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动光学技术专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员。现任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中心技术维护与发展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首批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电子科学系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得双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天体物理专业/天文光学新技术(主动光学和自适...
潘君骅,男,1930年10月生,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1952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副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潘院士50年代后期提出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新的检验方法,并实际应用于苏联6米望远 镜和我国60厘米望 远镜及2.16米望远镜的副镜检验;60年代至70年代,在研制我国大型靶场光学设备的过程中建立了一套...
姚正秋,天文仪器与技术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行星学会荣誉会员。曾参加我国1.2米红外望远镜的设计和研制,是该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曾参与 丹麦哥本哈根天文台中丹 水平式子午环的研制工作、西班牙 0.9米和1.5米望远镜的研制工作。1984年11月-1986年2月作为访问学者赴丹麦哥本哈根天文台进修;1989-1992年,作为机械设计专家,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派往叙利亚援建科研中心的光学项目。...
陶庆陞,天文仪器专家,研究员。196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曾先后参加“太阳光谱望远镜”、“ 2.16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等多个项目的研制工作。1983年-1984年,由中科院公派至美国TEXAS大学进修天文光谱仪器。1999年起主持“1m/1.2m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研制工作,担任该课题常务副组长。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次。
卢保罗,天文光学专家,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 擅长天文光学仪器及其它光学仪器总体结构,光学设计。曾任多个课题负责人,负责设计了天体测量仪器、人造卫星观测仪器、太阳观测仪器,太阳光谱仪及数十种通用光学仪器。其中负责研制的日食光谱仪等课题曾二次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一等奖。曾任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生产处副处长、科...
羿美良,天文光学专家,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从事射电天文,情报资料,计算机技术等工作。 78年以后主要致力于光学系统设计及其光学设计软件的研究,完成多个望远镜的光学系统设计与光学软件的编制, 作为主要成员曾先后参加了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设计、天文光学的研究、天文望远镜光学的研究、 超新星巡天系统 等项目的研究研制工作。前三项课题分别获得 院科技进步二等奖、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陈海元,天文仪器专家, 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长期从事天文望远镜研制工作。1984年2月-1985年3月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东京天文台进修;1997年2月-10月赴美国ESSCO公司参加20米天线图纸修改设计工作;1998年参加中国科学院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工作至今,任LAMOST项目质量工程师。 获得专利3项。
李挺,天文仪器专家, 研究员, 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曾主持研制多波段太阳光谱仪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主持(南京)研制 35厘米太阳磁场望远镜,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附属多功能圆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研制出口双折射滤光器14台,具体负责总体和结构设计,建立专用检测太阳分光光度仪等。曾任 第八届、第九届 江苏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2002年获优秀提案奖;中国天文学...
屈元根,天文仪器专家,研究员, 196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曾先后参加“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望远镜主动光学技术的预研”等课题的研制和研究工作。1999年发明了“三杆模块位姿态控制机构”,此为主动反射面关键技术之一,2000年3月获准为国家专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亚男, 天文光学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曾先后参加了我国第一台双折射滤光器、真空照相天顶筒、太阳色球光球望远镜、太阳磁场望远镜、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太阳多通道望远镜、球载太阳望远镜的设计和研制,参加了天文望远镜光学的研究工作。1997年起参加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简称LAMOST)的研制,曾任光学子系统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
胡宁生,天文仪器专家,研究员 , 1959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现任 LAMOST 项目技术顾问。主持研制成功的 II 型光电等高仪获国内外高度评价。对提高天体测量仪器精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有独创见解。曾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3 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2 次。曾任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厂厂长、欧洲 LEST 工程科技指导委员、国际天文协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