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光纤光学及技术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光纤光学及技术相关记录137条 . 查询时间(3.21 秒)
曲士良,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光纤传感;光纤微机械;飞秒激光微制备。学术兼职:(1) 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常委;(2) 山东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鞠涛,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微波光子、光纤技术。科研项目:[1] ××固体激光器研究,**预研,经费220万,主持;[2]低重频、高能量××激光器研究,**预研,经费150万,主持;[3]神光Ⅲ主机装置××组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经费1200万,主持。
薛敏敏,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微结构光纤,光纤传感。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1220078,基于磁流体的锥形孔助光纤磁场传感器, 2021-12至2024-11, 10万元,在研,主持。
滕传新,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光纤传感技术。教学信息:本科生课程《光电子学与器件》、《半导体物理》、《非电量检测技术》、《写作与沟通》;研究生课程《科技论文写作》。
徐荣辉,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光纤通信技术、微波光子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教学信息:本科生课程《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基础》、《通信原理》等; 研究生课程《光纤光学原理》。
邓洪昌,光子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微结构光纤器件,光纤传感,光镊技术。教学信息:本科生课程《电磁场》、《光电子学及器件》;研究生课程《光波导理论》、《研究生创新项目实践》。
司马朝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ORC)博士,欧盟“玛丽·居里”学者,IEEE高级会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与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光学气体传感、平面集成光器件、特种光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
赵志勇,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学者(晨星岗)。分别于2012年、201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其中2014-2015年获国家公派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联合培养,2016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2017-2020年在香港理工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20年冬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围绕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机理探...
吕日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型纳米功能材料磁流体光学特性及其磁场传感技术研究、高性能光纤传感器的解调技术研究、海洋常规参数检测技术研究、流体管道参数检测技术研究、微纳光子结构的光学特性及传感技术研究。专利:1.吕日清,王淑娜,赵勇,一种实时监测控制腐蚀进度的光纤腐蚀装置,专利号:ZL201710411738.0;2.吕日清,顾亚飞,赵勇,王孟军,杨华丽,杨洋,一种改进型...
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传感、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在磁响应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微纳光学器件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Photonics Research、Optics Letter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超150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担任O...
2011年于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6年于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光学博士学位,2014-2015年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与工程学院访问学习。2016.07加入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主要从事光纤光电集成器件、光自旋(与圆偏振态相关)和轨道(与螺旋相位相关)角动量的产生、调控及其应用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在ACS Photonics、Nonapho...
钟永春,现任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于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任副教授,2021年任教授;2004-2009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进修博士后。长期从事光在人工非均匀材料中调控及其在光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从器件的原理、制作方法到器件的应用等方面系统深入地开展三维光子晶体制作及微纳光子器件制作研究,研究范围跨越微纳光学与光子学、超材料、光学全息及光纤光学。钟永春教授主持国家...
罗云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子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光纤传感、光电信息检测、生物医学光子学、近红外光谱应用。2006年博士毕业后引进到暨南大学工作,先后获评(聘)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暨南大学本科教学校长奖、暨南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指导教师;历任系教学秘书、系实验室主任、光学学科组...
余健辉,博士,研究员(教授级),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被暨南大学作为人才引进,2012年和2017年分别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员。2011年被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014年分别获暨南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两项荣誉称号,2015年被选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2016年分别获广州市产业创新领军人才称号(领军团队核心...
1960年生于河南灵宝,1996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先后在北京交通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Virginia Tech)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调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2018年调入广东工业大学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期间,先后担任光学与光电子学科副主任、信息科学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