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国际动态 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1.585 秒)
英国《自然》下属《科学报告》期刊2014年6月5日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一种方法,可以在敏感类的爆炸物、固态或液态的药品中甚至墨水上做标记,这就是基于纳米粒子独特热性能的隐形条形码。其在安保及防伪领域,尤其是跟踪、验证和追寻各种物品来源等方面,被看做是非常有前途的新方法。
该综述性论文对目前低维超强柔性材料中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高度总结,展望了低维纳米结构中超强弹性应变效应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本研究方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该文章首先总结了北京大学俞大鹏课题组自2005年以来在一维金属Ag纳米线和ZnO半导体纳米线的应变效应对材料光学和电学性质影响规律中取得的系列研究进展:揭示了Ag纳米线强度特性(Physical Review B 73,235409,2006)、应变...
Carbon nanotube-based fibers invented at Rice University have greater capacity to carry electrical current than copper cables of the same mass.
2013年9月16日下午,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剑桥大学Anthony C.Cheetham教授访问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并为纳米所师生作了《无机-有机框架结构材料物理性能的若干问题》的交流报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技术,用DNA链给纳米粒子涂上一层涂层,能控制并引导两种不同胶体的自动组装。这种胶体粒子可用于制造新奇的自组装材料,如智能递药补丁、随光变色的新奇涂料等。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化学教授雷蒙德·萨克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由储量丰富且廉价的磷和镍构成的磷化镍纳米粒子可以成为制氢反应的催化剂,为该反应提速,最新研究将让更廉价的清洁能源技术成为可能,相关论文将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俄罗斯科学院宏观结构动力学和材料问题研究院、莫斯科电子技术大学、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和英国杜伦大学学者共同发现,在金刚石成为纳米级灰色粉末条件下,它的介电常数增加18个数量级,这是包括铁电体在内所有材料中的最高纪录。实验并未采用特殊环境,而是使纳米金刚石暴露在潮湿的条件下进行。
v俄杜布纳科学城的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神奇的纳米涂层材料,用这种涂层材料处理过的物体表面,可以实现“荷叶效应”,从而有效防止灰尘、水分的附着,使物体表面呈现持久的洁净。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3年4月10日报道,60年前,锗被用来做成了第一块晶体管,但随后被硅取代,现在,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制造出了单原子厚度的锗——单锗(germanane),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因而有望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上。
根据欧盟一年一度的创新指标数据显示,同世界主要创新国家: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相比,总体上,欧盟的科研力量处于世界最重要的一极,每年产出大量的最新科研成果和高质量的科研论文。然而,欧盟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其商业化或社会化的转化应用比率,远远低于世界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且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消除科研成果与商业化之间的空隙和最大化科研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将成为欧盟第七研发...
新西伯利亚创伤与骨科研究所对外宣布,2月底前,本地医生将首次使用国产纳米陶瓷假体,为患者进行椎体替换手术。此前,世界上只有德国的CeramTec公司有能力生产此种纳米陶瓷材料。
德国卡尔斯鲁尔技术研究院(KIT)和美国莱斯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利用镍原子在石墨材料中成功“开凿”出直径为纳米级别的“隧道”,有望为制备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多孔石墨电极等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研究人员首先将金属镍纳米颗粒引入石墨材料表面,然后在充满氢气的环境中进行快速加热,金属镍纳米颗粒的表面将起到催化作用,使石墨中的碳原子脱离晶体栅格,与氢原子结合成气态的甲烷。
俄罗斯利佩茨克市工业大学发明了一种新型纳米传感器,能在数分钟内测定食物内的抗生素残留量。这种传感器体积很小,是一种带有金纳米粒子的特殊石英切片,具有类似磁体吸铁的物理特性,纳米传感器吸引一定类型的抗生素分子,用以纳米称量,相当于一
俄罗斯托姆斯克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碳离子的短脉冲波作用于硅,在硅表面合成纳米金刚石粒子和碳粒子,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成功在其他物质表层内部合成纳米金刚石粒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研究成功能够改变金属制品和半导体的某些性质,能够让某些材料变得更加坚固,提高其耐磨性以及同金刚石镀层的粘结强度。这种方法在半导体照明产业甚至整个半导体工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数据提供支撑。该大学的学者认为,由于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