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39条 . 查询时间(3.654 秒)
2023年11月29日,由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的2023年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学术周讲座之《基于中子和X射线全散射的负热膨胀研究》(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explored by phonon calculations and the use of total scattering and the Reverse Monte Carlo method)在机械楼12C304举办...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支持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建设磁性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李辉团队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以“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活性氧还原反应催化剂与高效催化层之间桥梁关系(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highly activ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catalysts and effective catalyst layers for proton ...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环形燃料组件临界热流密度(CHF)试验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获得首批非均匀加热全长棒束CHF数据,为评价和开发适用于环形燃料的CHF关系式、支持环形燃料先导组件入堆考验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试验采用5×5环形燃料非均匀加热全长棒束,棒束轴向功率分布采用与反应堆中实际情况较接近的截断余弦分布,在国内外均属首次。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任富增、讲席教授李江宇与广东省信息功能氧化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武汉大学副教授李应卫,浙江大学教授王杰,北京大学研究员高鹏,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孙庆平,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教授陈龙庆等团队合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吴飞翔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彦教授联合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了关于高比能金属氟化铁-锂电池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3D Honeycomb Architecture Enables a High-Rate and Long-Life Iron (III) Fluoride–Lithium Battery”的研究论文(ins...
我校材料学院黄剑华博士课题组近日在“新型高效聚合物光伏受体材料设计合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8.78% Efficient All-Polymer Solar Cells Enabled by Polymer Acceptors Based on A B←N Embedded Electron-Deficient Unit”为题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Adv...
场发射冷阴极作电子源的真空电子器件具有结构简单、响应快、无辐射抗干扰、功耗低和工作温度区间宽等特点,有望实现器件频率和功率的突破以及整体性能的提升。场发射冷阴极作为真空微电子器件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器件的整体性能。冷阴极材料的选择、制备及场发射性能对冷电子源真空器件的性能和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与其他材料相比,碳基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场发射性能。
“十二五”期间,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支持了“新型纳米能源材料及器件关键制备技术”、“金属间及其与无机非金属复合层状结构材料研发”、“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关键构件先进制备技术”、“新型轻质与高强韧耐蚀合金及其构件精密制备技术”等4个主题项目。近日,863新材料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上述项目进行了验收。
近期,固体所邹良剑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计算中心林海青、常凯研究员合作,通过对二维电荷密度波材料1T-TaS2体系中的块体材料、单层体系、高温正常相和低温电荷密度波相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发现电子关联和轨道密度波对于低温相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相关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物理评论B》(Physical Review B 96, 125138 (2017))上。
石墨烯的制备与结构控制一直是石墨烯领域研究的重点,这对于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其中,电化学剥离石墨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合成石墨烯纳米片的有效方法。然而,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会存在大量的结构缺陷与官能团,结构的不完美导致其电学性质较低,从而受限其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对电化学剥离得到的石墨烯纳米片进行结构缺陷修补,提升其基本的电学性质,是石墨烯纳米片现阶段研究的重要挑战之一。
日前,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2.124)刊发了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可溶性Au纳米团簇催化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Stable and solubilized active Au atom clusters for selective epoxidation of cis-cyclooctene with molecular oxyg...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万里教授团队,近年来通过内培、外引等措施组建了一支富有创造力、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2016年,该团队成员作为第一作者、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在Advanced Materials(2篇,IF=18.96)、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1篇,IF=15.23)、ACS Nano(2篇,IF=13.33)、2D Materials (1篇,...
2016年5月21日至23日,2016年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先进材料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召开,会议为2015年新当选的中国大陆8位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APAM Academician)颁发了证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研究员、温兆银研究员入选。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邢华斌实验室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合作者制备出离子杂化多孔材料,用于分离乙炔和乙烯,在达到高分离选择性同时获得很高的吸附容量。相关研究论文20日由《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气体分离过程中普遍存在选择性和容量难以兼具的现象,选择性和容量就像坐“跷跷板”,一边高了另一边就低了,很难达到平衡。邢华斌实验室最新的进展打破了“跷跷板”这一限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