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剂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催化剂工程相关记录716条 . 查询时间(3.163 秒)
基于质子交换膜(PEM)反应器的过氧化氢(H2O2) 电合成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工业生产H2O2的方法,因其具有环保和现场生产的优点。分子催化剂因其原子结构明确、原子局部环境可调而被认为是精确研究电催化二电子氧还原(2e- ORR)的新解决方案;特别是,碳载体上的氧官能团(OFGs)已被证明对分子中心的原子局部微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从而调节电子结构并改变2e- ORR性能(称为“OFG策略”)。然而,目...
最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洪阳研究员、刁江勇副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司阳等人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温晓东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王宁教授等团队合作,在富缺陷石墨烯载体表面精准构建了全暴露Ptn团簇催化剂,实现其高效催化2,4-二硝基甲苯多步加氢,并在亚纳米尺度下系统理解2,4-二硝基甲苯加氢的金属结构的依赖性。2024年6月13日,该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N...
水环境存在多种难降解有机微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新兴单原子催化剂(SACs)具有最大化的原子利用率和可调控的配位结构,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前沿。SACs在基于过一硫酸盐的类芬顿催化反应中被广泛采用,以去除水体中的难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然而,如何精准调控SACs第一壳层电子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pH耐受性和选择性仍是挑战。
近60年来,大气CO2浓度陡然上升,过量排放的CO2引发了海水酸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格控制碳排放量已成为国内外政府与各级环境组织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CO2又是一种廉价、无毒且可再生的C1资源,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碳基化学品,如烃、醇、酰胺、碳酸酯和羧酸等,减少对化石资源的过度依赖,是解决上述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与CO、HCOOH、CH3OH、CH4等C1产...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成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电催化剂作为电化学能源转换和储能技术中的核心组件,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电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提升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至关重要。然而,在原子或电子水平上解析催化剂的结构和控制催化反应的路径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极大地限制了电催化剂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对于电催化剂的设计而言,如何建立微观结构...
液态有机储氢技术具有高储氢密度、高安全性、可跨洋运输和长周期储存等优点,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氢气储运技术之一。为了提高能源效率、提升催化剂寿命、降低催化剂成本和系统复杂性,科学家开发了多种液态有机氢载体,研制了多样化的热、光、电催化的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并构建了储/放氢为一体的反应体系。
海水电解制氢被认为是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新技术,有助于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制氢效率,人们在催化剂/电极的活性提升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许多高活性的电极。但由于海水中复杂离子的影响,这些电极往往表现出较低的稳定性,尤其是阳极。海水中高浓度的卤素离子和电解过程中原位生成的卤化物种会对催化剂和基底造成严重腐蚀,从而大大降低阳极的稳定性,阻碍了阳极在实际工况下的进一步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物理系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在Cu基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开发了一种分子筛负载的Cu基催化剂,通过原位烧结形成富含晶界的位点,这些晶界位点能够实现高效的C-C偶联,为液体燃料和有价值化学品的生产开辟了新的路径。这一成果近期以“The Importance of Sintering-Induced Grain Boundaries...
无序固溶体合金具有丰富的催化位点,因此可以被用于催化多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然而,也正是由于其多位点的特性,给此类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局部结构解析和总体活性的理论预测带来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模拟时采用随机位点策略,数据量庞大,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且难以直接分析结果。使用机器学习辅助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策略已被证实可以大幅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多种统计方法也在部分合金催化体系中被证明是分析大量数据的有力工...
2024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氢化物能源化学研究中心(DNL1901组群)和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榆林创新院”)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我所科研及职能部门、榆林创新院相关人员参加评价会。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催化剂性能指标处于国...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盛英教授团队和西湖大学张彪彪助理教授团队合作,通过将光催化剂COF-TfpBpy介导的光合H2O2与P450过加氧酶的H2O2依赖性酶活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人工光酶级联催化系统,在空气、水和光照条件下实现脂肪酸到1-烯烃和羟基脂肪酸的绿色转化。相关研究结果以“Photoenzymatic synthesis of 1-alkenes and hydroxyl f...
2024年4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高敏锐教授团队对于铜催化剂在CO2电还原过程中的积碳毒化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新理解。相关成果以“Investigation and Mitigation of Carbon Deposition over Copper Catalyst during Electrochemical CO2Reduction”为题发表在以精准为...
氮氧化物(NOx)是酸雨、光化学烟雾、灰霾等环境污染问题的前体污染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方法是NOx控制的有效技术之一。目前,以铜基菱沸石分子筛(Cu-SSZ-13)为代表的铜(Cu)基小孔分子筛催化剂因优异的NH3-SCR性能和水热稳定性等特点,已商业化应用于机动车尾气NOx的净化处理。二聚Cu物种是该催化剂体系低温NH3-SCR反应的主要活性位点,而活性Cu物种在分子筛中的笼间...
2024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国忠团队在构筑氮掺杂碳层调控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合成了封装于氮掺杂碳层和二氧化硅复合载体中的镍催化剂,探讨了催化剂的碳层、碳层厚度以及氮掺杂对香草醛水相加氢性能的影响。
烃基生物柴油(又称绿色柴油)是由废弃油脂等加氢脱氧而来的烃类物质,是绿色清洁燃料。工业上,实现废弃油脂加氢脱氧的催化剂主要是过渡金属硫化物。然而,硫元素易于流失,需要在催化反应中补充含硫化合物以维持催化剂活性,这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效而稳定的无硫催化剂对绿色柴油的规模化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