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光电子材料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电子材料相关记录932条 . 查询时间(2.612 秒)
圆偏振光在现代显示、未来智能电子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庄涛涛研究员课题组在单发射全彩圆偏振发光结构与器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Helical-caging enables single-emitted largeasymmetric full-color circularly polarizedluminescence”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
新结构分子的设计合成是推动有机电子学发展的驱动力。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共轭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但具有合成不可控和批次差异性大等缺点,因而材料和器件重复性欠佳,是商业化进程中的瓶颈。共轭小分子结构明确,解决了合成可控性和批次差异性问题。然而,电荷输运强烈依赖结晶性,最佳活性层形貌难以获得,影响了器件性能和稳定性。
有机太阳电池因轻、薄、柔及可溶液加工等优点,在可穿戴和便携式能源、建筑光伏一体化等领域颇具应用前景。目前,基于A-DA’D-A型小分子受体的高效有机太阳电池主要采用氯仿和氯苯等有毒的卤素溶剂进行加工。当利用非卤溶剂对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进行加工时,小分子受体在成膜过程中会易形成过度聚集,从而产生大尺度的相分离,导致严重的电荷复合和显著降低的器件效率,这限制了非卤溶剂加工工艺的发展,阻碍了有机太阳电池...
近日,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青年教师卢海洲与吉林大学王宁教授、洛桑联邦理工大学Michael Graetzel教授、上海大学杨绪勇教授等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互变异构混合配位使得有效的无铅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成为可能”的研究论文,通过强化学配位调控使得无铅钙钛矿LED发光效率首次突破20%(Nature 2023,doi.org/10.1038/s41586-023-06514-6...
2023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郑煜铭团队(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废弃生物质多孔碳应用于电容脱盐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提高碳电极材料石墨氮含量对增强电容脱盐性能的内在机制。
2023年5月13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第11届与第12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0届博士生李家声的博士学位论文《量子点LED器件封装结构与机理研究》(指导教师:汤勇教授、李宗涛教授)获第11届优秀奖,并受邀在大会上进行报告交流;2021届博士生冯俊元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有序排布工程砂轮的 BK7光学玻璃磨削机理研究》(指导教师:万珍平教授)获第...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铌酸锂薄膜有源无源的同片集成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active passive waveguide array fabricated on thin film lithium niobate using a single continuous photolithogra...
非线性光学材料是固体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准红外非线性材料的金属硫化物AgGaS2和AgGaSe2因在红外区域的传输范围宽、非线性光学响应大等原因成为首选材料,但它们的抗激光损伤阈值较低,阻碍了其高功率应用。宽带隙和高热导率是提升抗激光损伤阈值的关键,然而,随着带隙增大,非线性光学响应和热导率均有下降的趋势,寻找具有高热导率的非线性光学晶体颇具挑战性。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高通...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具有低能耗、响应快、可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平板显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空间电荷转移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TSCT-TADF)由于其固有HOMO-LUMO空间分离距离可形成较小的单三线态能级差(ΔEST),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TSCT-TADF可以被认为是分子内激基复合体,是激发态电荷转移复合物的一种...
近期,西湖大学理学院何睿华课题组连同研究合作者一起,发现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阴极量子材料,其性能远超传统的光阴极材料,且无法为现有理论所解释,为光阴极研发、应用与基础理论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
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近年来,太阳能辐射驱动的海水淡化新方法获得了极大的关注。青岛能源所崔球研究员带领的代谢物组学研究组,在前期对纸浆泡沫材料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天然橡胶的协同增强和泡沫表面碳化,开发出一种高稳定性、低成本、且易于规模化制备的新型纤维素基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
确定材料的微结构是认识和改性材料的前提。化学无序材料指晶格有序但元素成分无序的一类材料。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化学无序材料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缺陷对应体,可以简单地认为是阴离子、阳离子和缺陷占据了非周期位点。化学无序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半导体、高温超导体、金属合金、陶瓷和沸石催化剂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研究无序材料的结构对于理解无序材料性质和指导实验具有重要价值。因为部分晶格位点的原子占据不确定性...
人类视网膜通过感知光信号收集丰富的动态图像,并对其进行预处理,进而加速下游视觉皮层的任务识别。传统硅视觉芯片的信号感知、存储,与处理单元相互独立,各单元之间大量频繁的数据传输和模数转换,不仅产生大量的能耗,而且严重限制了算速。这一局限性随着摩尔定律的减速进一步加剧。因此,开发柔性且具有“感算一体”特征的光电材料和器件,对于实现低功耗高算速的边缘计算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视网膜通过感知光信号收集丰富的动态图像,并对其进行预处理,进而加速下游视觉皮层的任务识别。传统硅视觉芯片的信号感知、存储、和处理单元相互独立,各单元之间大量频繁的数据传输和模数转换,不但会产生大量的能耗,还严重限制了算速。这一局限性随着摩尔定律的减速进一步加剧。因此,开发柔性且具有“感算一体”特征的光电材料和器件,对于实现低功耗高算速的边缘计算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2年12月27日上午,实验室在9号楼115办公室举行郝美兰博士后入站答辩,本次答辩邀请了实验室党支部书记曹晓东研究员担任本次入站答辩委员会主席,同时邀请的答辩评委还有超晶格实验室宋志刚副研究员、高速电路实验室李卫军研究员、高速电路实验室宁欣副研究员、高速电路实验室于丽娜高级工程师。答辩正式答辩开始前由郝美兰博士后的合作导师李卫军研究员介绍了郝美兰博士的基本情况,之后由本次答辩委员会主席曹晓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