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技术 >>> 通信传输技术 >>>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知识要闻 通信传输技术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3.349 秒)
物联网的传输技术正在从有源时代向无源时代迈进。今天的报告将介绍无源WiFi通讯的最新进展,无源原生WiFi传输系统,Chameleon。该系统可以利用用环境中的非受控WiFi信号作为激励源,就可以原生WiFi的无源传输。经过测试,该系统的最高吞吐率可达到1Mbps,并兼容平板、手机和各类桌面电脑,包括iOS、Android和Windows等。由于原生性和超低功耗的主要特点,该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无源传...
2023年11月30日,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此次共授奖7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1项。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共有7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作为牵头完成单位的赵海涛教授团队、邹玉龙教授团队均获得一等奖,再创该类科技奖项历史新突破。
南京邮电大学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王琴教授团队近期在高性能量子密码系统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提出更实用的双场协议的源端安全性刻画方法,实现传输效率最高的双场实验,提出更高效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方案,以及实现当前最远传输距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助理教授方小虎团队在GaN MMIC高效率C波段F类功率放大器和高效率宽带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研究领域中取得进展。其中,高效率C波段F类功率放大器以“Design of a Highly Efficient Class-F GaN MMIC Power Amplifier Using a Multi-Function Bias Network and a Harmonic-I...
2023年5月26日,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在贵州省贵阳市顺利召开。在“2023数博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上,我院陈翔副教授团队成果“高速铁路列控无线传输监控大数据应用系统”获评“优秀科技成果”。这也是继荣获2022年度广东省物联网协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之后,该应用系统荣获的第二项成果荣誉。
2023年4月14日,应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广东省毫米波与太赫兹重点实验室邀请,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陆贵文教授,IEEE Fellow梁国华教授和黄衡副教授一并到访。4月14日下午,三位专家在逸夫人文馆举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电子与信息学院院长、广东省毫米波与太赫兹重点实验室主任薛泉教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的众多师生到场聆听,同时还有来自...
《The Antennas Academy》最近发布了“2022年度天线人物”、“2022年度十大天线技术进展”和“2022年度十大天线热门文章”。
2023年1月3日至7日,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工程和中法天文卫星(SVOM)工程正样阶段卫星系统与地面支撑系统数传对接试验,在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三亚站顺利完成,实现了2023年对接试验“开门红”。
近日,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业网络团队在5G无线数据传输方面的最新成果(Mixed-criticality Industrial Data Scheduling on 5G NR)。
2022年7月6日至8日,高分五号01A卫星星地数传链路对接试验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顺利完成。此次试验由空天院组织;与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509所、804所、805所,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单位组成联合试验组共同完成。
随着多维弹性光网络容量从Tpbs到Ppbs的演进,其中面临的“复杂频谱控制与高效资源利用的制约关系”问题亟待解决。近日,面向“宽带中国”和“网络强国”战略需求,以基于多维复用技术的光网络为研究对象,北京邮电大学赵永利、杨辉、张佳玮、郁小松、张杰项目组研究并突破了多维复用弹性光网络中频谱调控理论与资源优化方法,该成果荣获2021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发”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在今年9月完成。半导体所科研人员通过模拟均衡技术,在做第三方检验时,利用3dB带宽仅20-30MHz的室内照明最常用的荧光型LED做光源,把可见光通信系统的3dB带宽拓展到了约500MHz,利用简单的OOK调制就能实现距离3.4米、平均误码率1.61X10-5条件下1.2Gbps的实时通信。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尹海帆教授研究团队自主研制的智能超表面无线通信原型系统成功打破业界性能记录,在不改变发射信号功率的前提下,实现了接收信号增强500倍的实测效果。团队完成了业界首个智能超表面的室外远距离信号传输实验,利用其信号增强作用克服电磁波远距离传播的损耗,实现了500米传输距离外高清视频流的实时播放。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