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煤化学工程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煤化学工程相关记录162条 . 查询时间(0.415 秒)
近日,中科炼化18万立方米/时煤制氢装置针对单系列磨煤机密封风系统开展节能改进验证工作,经试运,单系列磨煤系统运行平稳,粉煤产出质量合格,各项参数稳定,预计年可节电13.2万千瓦时,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2022年9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新疆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科合肥煤气化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常压富氧循环流化床高碱煤气化制合成气技术”成果鉴定会在北京召开。该成果鉴定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鉴定委员会由9位行业资深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金涌担任,副主任由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担任。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乙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通过粮食发酵或源于石油的乙烯进行水合反应来制取。然而这两种方法都不完美:前者“与人争粮”,后者成本较高且依赖石油资源。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途径规模化制造乙醇?2010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团队在煤制乙醇领域开辟新路线,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和放大验证,为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202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实验室温晓东研究员和高哲研究员分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甲醇/二甲醚是重要的含氧平台化合物,由甲醇/二甲醚通过低温氧化制备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过程绿色、原子经济性好、碳排放低、能效高、下游产品丰富,是甲醇/二甲醚高值化转化的重要方向。实验室902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甲醇/二甲醚选择氧化合成清洁柴油含氧添加剂和含氧化学品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及突破性进展。
煤气化是煤化工的源头技术,但是煤气化过程难以避免地产生大量煤基固废—气化灰渣,由于缺少大规模减量化处置技术,目前,我国气化灰渣的累计堆存量已达到数亿吨,且每年以高达3500万吨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已日益成为制约煤化工发展的关键。
一年一度的中科院公众科学日又如约而至了。号称史上最美化学实验的“黄金雨”里面有黄金吗?法老之蛇和烤面包有什么关系?用碳纤维打造的电动车壳可以减重多少?一股碳纤维就可以承重130公斤吗?5月21日,以“爱科学向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中科院旗下各科研单位同步启动,因为疫情的影响,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首次在“哔哩哔哩”开通直播,观众在镜头的带领下,走进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
2022年1月28日上午11时,工程建设公司北京分公司收到从广东佛山寄来的“燃煤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并签字,标志着国内印染行业首个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合同生效并启动。
2021年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及其技术转化平台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十余家企业、科研、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单位联合攻关完成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膜分离技术是适应当代新产业发展最有前途的分离技术之一。与传统的分离净化工艺相比,膜分离技术分离条件温和,选择性更高,逐渐在石油、天然气、化工、医药、轻纺、冶金、电子、食品、环保、海水淡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与其他聚合物分离膜相比,自聚微孔聚合物中大量的微孔可为气体提供良好的传输通道,备受全球学者的关注。然而,孔径分布宽和难调控是其进一步提升气体分离效率瓶颈难题。
由实验室301课题组牵头制定的《焦炭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GB/T 39769-2021)国家标准于2021年3月9日发布,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本标准是山西煤化所在多年致力于煤热解过程中不同形态硫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是对焦炭中形态硫测定方法最新研究成果的标准化。
电力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由于无法大量有效利用已严重影响环境,但近日科研人员使其变废为宝,通过粉煤灰定向选择性改性与土壤结构再造集成技术,将其制备为优良的盐碱土壤调理剂,成为改良盐碱地的新材料。
2021年9月10日,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温和加氢液化制高品质液体燃料关键技术与工艺”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在北京怀柔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召开。专家组成员杜铭华教授、达志坚教授、肖丰收教授、徐振刚教授、申文杰研究员、申宝剑教授、周克斌教授,项目依托单位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副所长樊卫斌研究员、科技发展处主管张亲、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覃勇研究员、白进研究员,以及各课题负责人...
2021年5月19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在山西太原对“合成气合成异丁醇技术研究开发”项目进行了验收。该项目由谭猗生研究员团队研发。会议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扈广法主持。
CO/CO2加氢制碳氢化合物(烷,烯,醇,芳烃等)是贯通含碳资源和基础化学品之间的重要枢纽。水作为该系列加氢反应的绝对主产物,却很少引起关注。在绝大多数合成气转化反应中,含氧副产物水的生成无法避免,而水的生成会引起水煤气变换副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碳资源利用率的降低。山西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902课题组通过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510110,91645113)的支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