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剂工程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催化剂工程相关记录726条 . 查询时间(1.921 秒)
2024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涛,与研究员王晓东、林坚团队,联合福州大学教授林森等,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开发的新型双原子催化剂表现出优于单原子催化剂的丙烷脱氢性能。
024年1月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单原子铱修饰镍合金催化剂(Ir1Ni),用于碱性电解水析氢、析氧,具有水分子活化与H-H、O-O偶联功能,显著降低了析氢(0.7eV,U=-1.0V)与析氧(0.85eV, U=1.23V)的过电势。
近日,由浙江大学领衔,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华博士参与合作的论文“Dealuminated Beta zeolite reverses Ostwald ripening for durable copper nanoparticle catalysts”在《Science》发表。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催化剂设计策略:在弱相互作用载体表面设计相对强作用位点,...
2024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研究员王晓东、研究员林坚团队与福州大学林森教授等合作,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的新型双原子催化剂表现出优于单原子催化剂的丙烷脱氢性能。
报告题目:Chemically Engineered Biocatalysts for Biosynthesis。报告人:吴昌柱教授。报告时间:2023年12月15日10:30-12:00。报告地点:五山校区13号楼东糖厅。
2023年12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延长石油西安洁净能源(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能研院)与延长石油榆林煤化公司所属榆神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乙醇脱氢制乙醛成套技术”通过陕西省化工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催化净化是控制燃油车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技术,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将排放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随着燃油车电气化水平的提升和因交通拥堵导致的频繁怠速,排气温度经常低于催化剂工作温度,影响了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2023年12月5日,精密测量院邓风和徐君研究团队在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上水环境对催化反应影响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水分子可以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活性位上形成局域微观水环境,并在苯的甲基化反应体系中诱导产生微观疏水效应,进而对苯的甲基化反应过程具有调节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2023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多孔与分离材料团队在二氧化碳电还原的碳催化剂维度控制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Dimensional Engineering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Derived Carbons for Electrocatalyti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为题发表在SusMat上。论文的第一...
2023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与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8组)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电催化水氧化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和机理解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发展了活性位局域环境调控策略,构建非对称活性结构(Ru-O-In)以促进电化学酸性水氧化过程的催化转化,并打破了吸附演化机制热力学活性的限制。
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然而,首先要克服的是缺乏氧气的火星环境。火星上存在水资源的可能,为利用太阳能驱动的电催化析氧反应制备氧气提供了机遇,由于人类无法在无氧的火星环境下长期生存,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创制催化剂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屏障。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毅教授、江俊教授、尚伟伟副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平台,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
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但首先要解决缺乏氧气的问题。火星上存在水资源的可能,为利用太阳能驱动的电催化析氧反应制备氧气提供了机遇。人类无法在无氧的火星环境下长期生存,因而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创制催化剂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罗毅、教授江俊、副教授尚伟伟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研究员张哲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平台,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实...
2023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延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刘彬、清华大学教授李隽,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二氧化碳(CO2)电还原C-C偶联高选择性制乙醇。
中心曲久辉院士团队基于实验研究与多物理场有限元模拟,在电化学膜孔道中的限域氧化反应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以 “Unveiling the spatially confined oxidation processes in reactive electrochemical membranes” 为题目发表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23年11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于良副研究员团队在二维过渡金属氢化物的可控制备及电催化应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利用表面配体限域效应,打破了环境条件下形成过渡金属氢化铑(RhH)的热力学限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可在环境条件下稳定存在的二维RhH纳米片,该材料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显示出优于商业Pt/C的催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