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感知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计算机感知相关记录81条 . 查询时间(1.993 秒)
ACM CHI国际学术会议(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是人机交互领域的最高学术会议(CCF-A会议)。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方向的两项研究成果《Automatic Annotation Synchronizing with Textual Description for Visualiz...
2020年4月10日,校长颜晓红、副校长全力一行赴南通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姜东及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的相关领导参加活动,并签署《江苏大学与中科院上海外技术物理研究所南通感知研究院战略合伙框架协议》。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是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建成立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研发团队在航天卫星红外成像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航...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能信息通信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团队在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ntelligent Spectrum Sensing: Whe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eets Automatic Repeat Sensing in 5G Communication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一套基于人工...
近日,人工智能全球女性榜单(Women in AI)发布,我校计算机学院秦兵教授、姚鸿勋教授榜上有名。此次人工智能全球女性榜单共有179位女性学者入选,其中中国女科学家12位。
新冠病毒疫情牵动着万千群众的心,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们在前方夜以继日与疫情奋战;大后方的科研工作者们也毫不懈怠,用另一种方式向抗击疫情贡献着力量。此次疫情中,新冠肺炎的病毒快速检测和病例确诊是疫情控制的关键,而如何快速准确地对病毒进行测序则是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叶乐副教授、黄如院士课题组,凭借长期以来在芯片设计方面的研究基础,与基因测序领域龙头企业华大基因深度合作...
近期,工学院谢广明教授课题组在仿箱鲀机器鱼仿鱼类侧线感知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相关论文于2020年2月20日在线发表于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侧线系统是大多数鱼类和两栖动物类重要的感知器官,主要由一系列分布在鱼体周围的机械感受器——神经丘组成。这些神经丘包括分布在鱼体表面的表面神经丘和分布在骨状管壁内或鳞片形成的侧线管道内的管道神经丘两类。...
在摆放于校门口的这套智能监测系统的摄像头前站定,系统马上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结合现场体温检测,对同济大学教职员工、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自动分析查询。如果体温正常、满足外地返沪大于14天隔离和上海的相关要求,校门将予以放行;如有发热现象或不满足相关要求,系统将自动报警,不予放行,对相关人员实现快速识别及隔离。2月15日,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团队研发的第...
2019年8月22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张行功团队应邀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CM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Data Communication(简称SIGCOMM)上做大会报告,介绍其研究成果“Pano: Optimizing 360°Video Streaming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Quality Perceptio...
2019年5月16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作为大会的品牌活动之一,世界智能科技展于5月16—19日举办,以“智展未来•慧聚世界”为主题,着重突出展示最新技术、加强互动体验、取得交易成果三大亮点。北京大学信息科...
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定和教育部批准,2017年度共有319项科技成果获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18项;二等:192项;青年奖:8人。2017年度我校共有一项科技成果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马华东教授主持完成的“多媒体传感网基础理论与方法...
2017年10月13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韩劲松博士应邀来我校访问,在外国语学院报告厅做了题为“虎嗅蔷薇——从传感到认知”的学术报告。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彦彬、大数据学院院长李灯熬、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本科以及研究生聆听了报告。韩劲松在报告中介绍了自己团队的最新研究方向----使用简单的商业RFID标签进行不用驱动的手势检测,仔细讲解了基于无标签的定位、使用被动式无源标签查看顾客行为、人...
首届全国“高分”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初赛于8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此次竞赛由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织推动,以“感知天地、智创未来”为主题,旨在加强智能感知技术的研发、人才培养、创新孵化、技术应用、产学研合作。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10支队伍参与决赛角逐。
2017年7月28日,重庆大学物理学院胡陈果教授科研团队与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合作,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Science Advances》(Science 子刊)上发表了题为“利用摩擦纳米发电技术构建眼动触发自驱动感官控制人机交互系统”(Eye motion triggered self-powered mechnosens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日前,国际顶级综述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发来通知,由我校计算机学院郭斌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美国Colorado School of Mines的Qi Han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Longfei Shangguan博士、瑞士ETH Zurich的Zimu Zhou博士及我校於志文教授共同参与完成的“The Emergence of ...
近期,自动化所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和南昌大学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像人类一样能够考虑整体和局部信息的双路径对抗生成网络,可以用于从单一侧面照片合成高清晰的正面人脸图像。通过该方法合成的人脸图像能够很好地保留身份特征,并且可以处理大量不同姿势和光照的照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