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处理技术 通信技术 广播与电视工程技术 雷达工程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记录239条 . 查询时间(2.445 秒)
由中国通信学会和IEEE、IEEE ComSoc共同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通信大会(ICCC 2022)将于2022年8月11日至13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本次会议将邀请信息通信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前沿理论与技术发展进行交流和分享。大会公开征集论文。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余浩教授课题组在高性能片上超材料等离子体I/O芯片(Silicon Surface Plasmonic I/O Interface)方向取得突出成果。余浩教授课题组采用 65nm CMOS工艺,成功设计和验证了一款140GHz 13.5Gb/s表面等离子体I/O通信收发系统。相关成果以“A 13.5-Gb/s 140-GHz Silicon Redriver Exp...
近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AMiner团队联合智谱AI、清华—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22年AI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游昌盛助理教授在该榜单物联网领域排名第22,获“AI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提名奖”。
近日,中国电子学会推荐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名单在其官网公示,我系助理教授刘凡入选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青托计划,荣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称号!
双碳”时代,通信能源变革势在必行。如何通过技术演进、产品创新、绿色能源应用,使能网络能源逐步走向低碳,加速信息通信网络“碳中和”成为越来越值得思考的问题。智学大讲堂第七期邀请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信息能源所副所长、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电源委员会委员李玉昇带来题为““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网络建设思考与实践”的报告。第七期将于2022年1月25日14:00正式开播!
2022年1月20日,由IEEE ICASSP主办的全球信号处理挑战赛(L3DAS22, Learning 3D Audio Sources of 2022)公布比赛结果。我院人类语言技术实验室(HLT Lab, Human Language Technologies Lab)学生王卉在语音增强赛道获得第10名。ICASSP(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的韩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双、银振强、何德勇、陈巍等实现了830公里光纤信道量子密钥分发,将安全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提升了200余公里,向实现千公里陆基量子保密通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相关研究成果于1月1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Photonics》上。
近日,经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并公示,西安邮电大学申报的“刑侦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2021年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
近日,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21年度高水平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篇论文入选,分别是2020届博士毕业生徐赛的论文《相关主窃信道安全波束成形及合作干扰方法研究》(指导教师:孟维晓教授)和2021届博士毕业生陈舒怡的论文《超密集组网中区域频谱效率及干扰管理算法研究》(指导教师:陈晓华教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会同各有关地区和部门及基础电信企业精心谋划、重点部署、压茬推进,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发”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在今年9月完成。半导体所科研人员通过模拟均衡技术,在做第三方检验时,利用3dB带宽仅20-30MHz的室内照明最常用的荧光型LED做光源,把可见光通信系统的3dB带宽拓展到了约500MHz,利用简单的OOK调制就能实现距离3.4米、平均误码率1.61X10-5条件下1.2Gbps的实时通信。
时代所赋予我们的,终将也是我们所赋予这个时代的。《5G的世界》科普丛书聚焦5G技术,由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薛泉教授作为总主编牵头编撰。编辑团队包括薛泉教授、车文荃教授等学术界的技术专家及来自多个领域的行业专家。丛书首次将5G技术与行业应用以丛书的方式作系统性的科普介绍,一方面向大众普及5G知识,同时梳理在诸多行业的融合应用。在生动描述5G技术带来的行业巨变之外,对高科技发展对人类带来的负面影...
在11月底举行的2021(第五届)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竞赛中,电信学院本科生团队、研究生团队凭借深厚的科研积累和持续的技术攻关,经过初赛和决赛两轮残酷角逐,分别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指导老师均为李渝舟副教授。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显微光学团队在光学领域著名期刊《Optics Letters》上发表题为“Frequency–spatial domain joint optimization for improving super-resolution images of nonlinear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的研究论文,并被选为Ed...
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于2021年11月18日正式公布,国防科技大学黎湘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黎湘是雷达目标识别领域专家。长期从事雷达目标精细特征反演与识别研究,在雷达空天目标识别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制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为我国空间攻防对抗能力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励6项。先后获评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