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半导体技术 >>> 集成电路技术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集成电路技术相关记录366条 . 查询时间(2.891 秒)
2023年8月20日-8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成功举行。西北工业大学共有7支队伍经过校初赛、西北赛区决赛的层层选拔进入全国赛,其中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6支。7支队伍均在全国赛中有所斩获,其中我院队伍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4项的好成绩,获奖数量再创新高,同时是继第一届后我校再次斩获一等奖。
2023年7月22日至24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华南赛区决赛在福州大学举办(部分杯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33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2023年8月20日至22日,由分区赛胜出的10支队伍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赴重庆参加了全国总决赛,斩获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同时华南理工大学获“优秀组织奖”。2023年8月2日至...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已然成为集成电路的真实写照,厘米见方的二维平面上集成数以亿万计的晶体管,堪称人类科技史上的奇迹。
分布反馈(DFB)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动态单模等特性,是高速光通信、大规模光子集成、激光雷达和微波光子学等应用的核心光源。特别是,2023年8月30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呈现爆发态势,亟需高算力、高集成、低功耗的光计算芯片作为物理支撑,对核心光源的温度稳定性、高温工作特性、光反馈稳定性、单模质量、体积成本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8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本年度集中申报期项目的评审结果。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易翔教授获得重点项目立项资助,陈荣盛教授、徐金旭副教授获得面上项目立项资助,秦培副教授、周陶杰副教授获得青年科学基金立项资助。本次青年基金项目获资助率达33%,面上项目获资助率达50%,所有项目获资助率超40%,共获得立项经费378万元。我院国自然基金申报立项数和立项经费均创历史新高!
2023年8月20日~22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举行,来自125所高校的469支队伍同台竞技。本届大赛于2023年1月启动,设有21个企业杯赛方向,共分为8大赛道,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报名队伍超过5000支,参赛师生逾15000人,参与高校超过380家。经过西南、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七大分赛区选拔,有来自125所高校的469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在...
8月2日至4日,“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决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全国近900支队伍共研创“芯”,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与信电学院师生代表在本届大赛中斩获佳绩:共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企业专项奖2项,何乐年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俞滨教授、徐杨教授团队以“神经形态计算的核心处理神经元启动电路模式”为题,在InfoMat上发表国际合作研究论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inf2.12465)。InfoMat是工程与计算大学科、材料与化学大领域的前沿期刊,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科研界享誉盛名。博士生李涵茜、胡加杨为论文第一作者。该成果得到国家...
2023年8月1日-2日,由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同组织的“芯动力人才计划第117期国际名家讲堂”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特邀澳门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副院长(学术),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冼世荣讲授CMOS高性能数据转换器设计。本次培训吸引了23家企业,共计60余位集成电路工程师参加。
题目:后摩尔时代高速通信-高速电以及硅光互联芯片设计。时间:2023年8月7日(周一)上午10:00。地点:国际校区B1-c101。主讲人:朱渊明。报告内容:高速互联是构建现代超算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5G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海量数据的产生和处理对互联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输介质的带宽仍然受材料限制,导致高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衰减,限制了通信带宽的提...
近日,浙江大学首届优秀教材奖名单揭晓,共87本教材入选浙江大学首届优秀教材奖。其中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何乐年教授编著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获特等奖。热烈祝贺何乐年老师!
将高效吸收光能的半导体材料与高选择性催化的活细胞集成,合成一种新的人工体系(“人工光细胞”),利用微生物的优异胞内催化能力将半导体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可潜在大幅提高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和特异性生产复杂化合物的能力,为光驱生物制造技术提供新的路径。然而,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产生的是电子,细胞利用的能量为生物能(ATP和(NADP)H),因此必须将电子转化为生物能才能实现新技术路径。由于细胞膜磷脂双分...
2023年7月16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全面交付暨集成电路学院揭牌仪式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校长张立群,省政府副秘书长许典辉,省教育厅厅长朱孔军,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原校长郑耀宗,番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麦洁萍,学校党委副书记陶韶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国正,党委副书记麦均洪,副校长朱敏、李正、徐向民、晋刚,越秀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昭远,越秀地产...
相比序列式设计方法,集成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加速复杂系统的迭代设计流程,获得更好的整体性能。将装备的机械、电气和控制参数集总到动态模型的反馈增益矩阵中,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设计,可以使产线在局部快速重构下保持最优性能。但受机械结构、驱动方案、控制器架构等因素影响,动态模型的反馈增益矩阵存在结构约束,无法运用黎卡提方程来求解,制约了最优控制理论在系统集成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柔性电子是新兴技术,在信息、能源、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柔性集成电路可用于便携式、可穿戴、可植入式的电子产品中,对器件的低功耗提出了极高的技术需求。相对于传统半导体材料,单层二硫化钼二维半导体具有原子级厚度、合适的带隙且兼具刚性(面内)和柔性(面外),是备受瞩目的柔性集成电路沟道材料。然而,推动二维半导体柔性集成电路走向实际应用并形成竞争力,降低器件功耗、同时保持器件性能是关键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