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电气工程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26条 . 查询时间(2.137 秒)
近日,Cell杂志姊妹刊《焦耳》(Joule,IF=41.248)刊发了电气学院陈新宇教授课题组与哈佛大学关于碳中和的最新联合研究成果“Pathway towards Carbon-Neutral Electrical Systems in China by Mid-century with Negative CO2 Abatement Costs Informed by High-Resolut...
2021年9月25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共150项成果获奖。中国电科院共4项科研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提高复杂电网输电通道继电保护装备灵敏性和适应性的关键技术”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解决了输电线路高阻故障时故障与负荷电流接近难区分,新能源提供故障电流轻微、相位偏移难辨识,串补线路内外部故障差异小难识别,同塔输电通道间电磁耦合强难消除等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团委秉承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的使命,多措并举激励青年岗位建功,着力激发青年创新创效活力,在科研项目、创新实践和工程实战中培育、凝聚、淬炼青年,让他们在服务公司、服务大局、服务社会中勇担创新重任,力攀科技高峰,尽情挥洒青春智慧力量。
2021年9月29日,《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徐刚教授团队题为“多极矩物态的高效预测方法及其在RuX3(X=Cl,I) 中的应用”(Efficient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Meta-stable or Ground Multipolar Ordered States and its ...
继电保护检测是对电力系统应用的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回路等二次设备按照国家、行业、企业及重点工程技术要求进行验证,以确认保护装置对相关技术要求的符合性,保障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质量。中国电科院继电保护检测团队现有员工50名,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26名,研究生以上学历46名。实验室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包括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实验室和电力系统保护数字仿真实验室,...
2021年9月17日获悉,由中国电科院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IEC TS 63102:2021 风电场和光伏发电站并网符合性评价方法》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并网符合性评价方面发布的首个IEC标准。该标准于2016年12月在IEC 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分委会(SC 8A)正式立项,同时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JWG4),中国电科院专家担任工作组召集人。工作组成员由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西班...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快构建,新能源的不确定性和难预测性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更加突出,传统以人为中心的电力调度模式面临挑战。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正在引发链式突破,为提升电力调度技术支撑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2021年9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推动落实国家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印发。《通知》明确,南方电网公司将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完善峰谷电价机制,推动建立尖峰电价机制,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2017年以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公司(简称昌吉供电公司)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加强社会责任管理,从组织保障、机制建设入手,以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和社会责任实践系列活动为抓手,将社会责任理念、方法根植到业务运营中,助推工作微改进、微提升,解决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实际问题,提升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典型做法,以“攒硬币”模式,推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在昌吉落地开花。
国家电网适应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综合试点建设于2021年8月在河北保定启动。该试点将有效提升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近年来保定市分布式新能源发展迅猛,装机容量连续13年实现高速增长,规模已超集中式新能源。当大量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后,电网呈现“分布式新能源渗透率”逐步增高的新变化。面对挑战,国网保定供电公司积极打造可借...
2021年8月10日,国家电网调控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正式启动。大赛以“创新驱动 示范引领”为主题,聚焦新型电力系统电网运行需求,激发电网调控技术创新活力,助力电力行业自主可控技术持续发展。大赛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承办。
2021年7月24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直流高电压国家计量标准装置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通过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推动了我国在直流高电压计量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研制了1千伏~1000千伏直流高电压国家计量标准装置,建立了1千伏~1000千伏国家直流电压比例标准,填补了国内缺少500千伏以上直流电压比例...
2021年7月1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标委会致力于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推进国家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决策部署在电力行业落地。中电联人工智能标委会主要开展电力人工智能标准化相关工作,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归口管理,秘书处设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所,有33家会员单位,涵盖电网企业、发电集团、电力设计院、高等院校及互联网企业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代表性。
百年波澜壮阔,百年壮丽辉煌。建党百年来,我国能源事业沧桑巨变,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能源结构大幅优化,供给能力不断加强,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领域深刻变革,低碳转型加速推进,多元化供应格局更加成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能源工业将乘势而上,勇担使命,为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
2021年4月17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高适应性智能电能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在电能表复杂环境下高可靠运行、电网智能感知与互动、大规模精益生产和协同检测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智能电能表运行环境复杂,种类繁多,运行可靠性和质量一致性难以保证。2008年1月,“高适应性智能电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