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 发电工程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发电工程相关记录251条 . 查询时间(1.495 秒)
6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大型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接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制”项目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验收,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工信部产促中心专项三处处长刘嘉,电工所党委书记张福宽,所务委员、科技处处长赵慧斌等参加了会议。
厦门大学近日在百年校庆之际发布一系列智能摩擦与新动能代表性科研成果。其中,传孚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以高效、清洁、可持续动力为引擎的空气能发动机,已实现在乘用车上安装试用。厦门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许水电带领的团队长期扎根基础研究,矢力源头创新。
“柔性”智能可穿戴设备(也称为电子皮肤)由于在医疗健康监控、智能机器人、智能假肢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子皮肤能够迅速检测出人体的微小压力变化或运动姿态,并在人机界面上将这些机械量转换为电子信号,也是当今前沿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紧盯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奋力攻坚,今年以来新能源发电出力接连刷新纪录。据介绍,1月8日12:58,甘肃新能源发电达130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2月25日12:58,甘肃新能源发电1309万千瓦,再次创历史新高,占当时发电出力的71.58%,占当时用电负荷的98.99%;3月8日13:27,甘肃电网光伏出力创新高达661万千瓦,占当时发电出力的30.92%,占当时负荷的51...
外燃式发动机具有不受热源种类限制的特点,可以利用太阳能、生物质燃烧热、工业余热等热源,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热声发动机作为一种外燃式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突出优点。热声发动机可以将外部热量转化为声功输出,产生的声功可用来驱动声电转换装置从而构成热声发电系统。目前应用于热声发电系统中的声电转换装置主要包括直线发电机、压电换能器、双向透平等。由于现有热声发电系统中声电转换...
随着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强势突起,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向着绿色低碳转变。今年,能源高效利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战略地位日益突显。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实施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安全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2021年3月9日上午,应大气所所长曹军骥邀请,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做了《基于纳米发电机的新时代能源与传感》的演讲报告。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会场80余人,腾讯会议100余人参会。报告会由曹军骥主持。王中林从电学的起源讲起,针对现代社会对于可持续供电的高要求,他提出了探测装置自驱动的概念,利用熵的物理机理,发明了纳米发电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与传统的电磁发电的高...
2020年12月1日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官网获悉,我国主导发起的国际标准《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预测》(IEC TR 63043)正式发布。该标准是IEC在可再生能源功率预测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该标准提案编制工作于2015年年初启动,2016年年初标准成功立项。2016年2月,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专家担任召集人的标准编制工作组成立。工作组隶属IEC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分技术委员会...
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13日表示,由其子公司中建中环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内蒙古达拉特旗光伏发电领跑奖励基地1号项目顺利建成完工。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即将并网发电。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微纳系统与仿生医学研究中心王昊副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对于纳米摩擦发电机器件进行可编程操作的策略,实现了不依赖于摩擦界面材料的改进,单纯通过设定的操作程序实现电荷在器件内循环累积实现超高电压输出。相关论文Programmed-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A multi-switch regulation methodology for ...
2020年8月26日,重庆大学物理学院胡陈果教授科研团队的研究论文“Boosting output performance of sliding mod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by charge space-accumulation effect”(利用电荷空间积累效应提高滑动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以重庆大学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在Nature子刊Natu...
近日,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马铭遥教授荣获2020年 “中达青年学者奖”称号。“中达学者计划”是为了促进我国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领军人才及后继优秀人才的培养,自2000年起由台达集团创办人郑崇华先生倡导设立的。该计划每年在国内电力电子领域评选1名“中达学者”和1-2名“中达青年学者”,是目前国内电力电子领域受到广泛认可的荣誉。
自然资源部支持的“南海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首台500千瓦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舟山号”近日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舟山号”由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发设计,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是我国目前单台装机功率最大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2020年4月23日,我校管理工程学院张慧明教授与研究团队成员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太阳能光伏发电降低了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水平”(Solar Photovoltaic Interventions Have Reduced Rural Poverty in China),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以CO2为工质的动力循环发电技术具有进一步提升热能利用效率和机组紧凑化水平的潜力,近年来吸引了包括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企业的广泛关注。该技术在太阳热能与核能利用领域具有巨大优势,可满足小空间供电的紧凑化设计,我国从宏观规划层面对该技术进行了布局。受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资助,力学所高效洁净燃烧课题组自2008年开始对该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